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
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

《洛宁史话》封面
一、我与《洛宁史话》之缘
周流宗先生是我们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特邀顾问,我和周先生相识已三年有余,相识的缘由还是因为《洛宁史话》,那时周流宗先生正在著书《洛宁史话》,他从“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老会长张泽民那里听到我的名字,听说我和老会长张振卿于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了解到我对洛宁姓氏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德里张氏文化研究。那时,我为谋生计,四处奔波,常年打工在外,那年我供职于河南长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分派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嘎拉山下修建拉萨到林芝的铁路,这是川藏铁路西藏段,分管负责协荣特大桥的监理工作,我在那里接到从未谋面的周流宗先生电话,从此我们相识。之后我们经常在电话上交流洛宁文化的有关话题,共同讨论《洛宁史话》中的有关章节。后来他把《洛宁史话》电子版书稿发给我征求意见,我尽己所能,帮助他早日完成这部巨著。周流宗先生博学多识,谦谦君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我人生中的的良师益友。
在休假期间,我和周流宗先生一同到西山底乡罗凹村、南洞、草庄、宜阳县苏阳村、东宋乡罗凹村考察洛宁罗氏的迁徙脉络,查询洛宁罗氏历史人物线索。还与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孔政杰、副会长马生彩一同考察陈吴乡坡头村雷氏家族的历史渊源,以及家庙、家谱;同时我们一行还考察了汉代的金门城以及北魏时期的金门郡、金门县等数处遗址。周流宗先生还多次考察汉代的宜阳郡、宜阳县、渑池县治旧址,以及唐代的永宁县治的不同变迁,崤山古道的路线,崤南道、崤北道、崤山南道、崤山北道,这些古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行走路线不尽相同。周流宗先生对洛宁的历史人物、文化古迹均一一考证详明。周流宗先生这次下了真功夫,精心打造这部经典之作,实属难能可贵。当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周先生今日此举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

河南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洛宁籍作家张宇为《洛宁史话》作序
二 《洛宁史话》经典之作出版发行
《洛宁史话》是周流宗先生倾注数十年心血打造的经典之作,这是洛宁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故此唠叨数言,以志其事,特此祝贺!
该书是对洛宁历史文化全面的真实写照,记录了洛宁的文化起源、发展、沿革,不仅对洛宁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做了详细的真实记录,还对洛宁的历代历史人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考证,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洛宁的历史文化,是十分难得的一部经典之作,我建议朋友们有机会阅读一下,了解一下我们的家乡——洛宁。现将《洛宁史话》的主要内容介绍于后,以供大家阅读了解。
《洛宁史话》由河南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洛宁籍作家张宇为《洛宁史话》作序,在序中,张宇称周流宗先生“十年时间,他就作了一件正事。这是对洛宁的贡献,或者叫报答?祝贺他。也为我们洛宁出了学问家骄傲!”张宇对《洛宁史话》的评语为“全书洋洋几十万言,从古到今,各朝各代,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应有尽有。而且语言干净,生动有趣。”“另外,主要是厚重,从文化到历史,从人物到科学,全面丰富,宏大清晰,慢慢道来,不慌不忙,真正是洛宁的一部百科全书。”张宇为河南文学名家,对该书的点评恰如其分,非常到位。
《洛宁史话》共分三十七章。
第一章 开天辟地——从大山里走出的河洛先民
一、在造山运动中诞生的豫西山地
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三、生活在洛河岸边的洛宁先民
第二章 河图洛书——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一、大禹“导洛于熊耳”
二、洛书授禹
三、天赐洪范、坛山叙畴
四、仓颉造字
第三章 伶伦制管——金门嶰谷传闻
一、伶伦制管
二、金山和马山的故事
三、金门人物轶事
第四章 尧天舜日—— 走进“左周右召”的方国时代
第五章 纵横捭阖——战国风云卷崤函
一、崤山的特殊战略地位
二、“春秋五霸”和“崤之战”
三、从“三国分晋”到韩国建都
四、秦并六国围绕着宜阳的争夺战
第六章 秦砖汉瓦——融入汉民族的大家庭
第七章“光武中兴”——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一、王莽撵刘秀
二、“太子坪”和“疼疼沟”
三、赤眉军崤底败兵
第八章 迷雾重重——话说南北二崤道
一、颇有争议的崤山“二道”
二、黾池和蠡城
第九章 魏晋风度——才子隐士竞风流
一、追求清淡、崇尚自然的魏晋风度
二、影响至深的文人雅集
三、魏晋隐士孙登和胡召
第十章 五胡乱华——龙争虎斗二百年
一、五胡乱华
二、南北朝时期的东西之争
三、洛宁在南北朝时期的县治设置和变迁
第十一章 滥施暴政——隋炀帝统治下的短命王朝
一、隋朝初年的行政体制改革
二、扑朔迷离炀帝陵
第十二章 大唐帝国——开放包容的诗歌时代
一、唐朝诗人话洛宁
三、唐人流寓洛西地
第十三章 两京驿道——洛宁曾经的骄傲
一、大唐驿道的三次改线
二、古驿道上的驿站和行宫
第十四章 安史之乱——史思明被杀临泉驿
一、史思明之死
三、祸乱中原
第十五章 偃武修文——宋朝忠臣多不幸
一、文彦博和司马光
三、华御史和杨知府
第十六章 宋金对抗——洛宁历史上的第一位将军
一、岳飞抗金孙洪峪
二、金大将军韦仪
第十七章 蒙军南下——山西文人避难洛西
一、元好问三到三乡
二、女几山下的大诗人
三、永宁女婿刘昂霄
四、薛继先洛西避难
第十八章 杀人屠城——蒙古军的血腥罪恶
一、商“经历”长水殉难
二、河解元帅永宁借粮
三、马将军寻峪修道
第十九章 捐宅办学——薛氏父子开创洛宁教育的先河
一、薛庸斋讲学洛西
二、薛友谅捐宅办学
第二十章 保疆守土——明代永宁的职业军人之家
一、朱元璋进军永宁
二、孙千户守御神顶寨
三、锁百户守御白马寨
四、金旺因功晋升“卫百户”
五、王玄乙驻守“永宁卫”
六、黄守备封地官庄原
第二十一章 “荐举”兴国 — 朱元璋时代的“永宁四杰”
一、宁死不仕“蔡胡子”
二、一步登天“赵尚书”
三、一代鸿儒宋彦鲁
四、世外仙客“洛上翁”
第二十二章 洪洞移民——河洛大地重现生机
一、洪洞移民的背景和经过
二、洛宁移民概况
三、河洛大地恢复生机
第二十三章 彪炳史册——宋礼开河和张论平川
一、宋礼开河
二、张论平川
第二十四章 人才辈出——出将入相“永半朝”
一、明代“八进士”
二、“理学世家”程仲远
三、永宁“五老”和王氏二兄弟
四、罗谕和罗许
五、赵三极和赵建极
六、师佐和“嶰谷社”
第二十五章 喋血惨案——李闯王再闯永宁城
一、李自成起义概况
二、李闯王攻陷永宁城
三、李闯王的传说
第二十六章 明调暗迁—福建副总兵张开屯垦洛宁始末
一、“闽营人”屯垦中原
二、张总兵屯兵洛宁
三、“藤牌兵”威震罗刹城
第二十七章 官惊民怨——清初洛宁的三大突发事件
一、蒋双溪攻陷东宋寨
二、张开响应吴三桂作乱
三、亢挺劫持永宁令
第二十八章 康乾盛世——再创洛宁的鼎盛时期
一、开垦荒地
二、兴修水利
三、集市贸易
四、科举取士
五、写志续谱
六、修寺建庙
七、弘扬节孝
第二十九章 两朝为官—张兵部和锁阁老的家国情怀
一、文韬武略“张兵部”
二、张鼎延和《琅华馆帖》
三、文殿阁老锁青缙
第三十章 文坛双星—韦衮和张爚的逸闻趣事
一、“刀笔状子”韦衮
二、将门之子张爚
第三十一章 指鹿为马——“南蛮子盗宝”的奥秘
一、“南蛮子”看风水
二、清朝的“禁采”运动
三、洛宁的矿产开采情况
第三十二章 捻军袭扰—大清帝国走向衰亡之路
一、捻军起义三次犯永
二、洛宁人民饱受捻军蹂躏之苦
第三十三章 天灾人祸—光绪三年的“丁丑奇荒”
一、豫西旱情空前绝后
二、在大灾之年的民间借贷和赈粮赈灾
第三十四章 两极分化—清末民初的大户人家
一、富甲一方的城村张家
二、一夜暴富的后上庄王家
三、靠卖油馍起家的上戈乔家
四、靠做生意发家的凡村张家
五、靠贩烟土发家的赵村贺家
六、以慈悲为怀的羊宝河刘家
七、下峪岭后村的“任善人”
第三十五章 盗贼四起——洛宁“刀客”横行的日子
一、洛宁“刀客”的兴起和发展
二、“刀客”的谋生手段和罪恶行径
三、“刀客”的帮规和暗语
四、“刀客”的结局和下场
第三十六章 毁誉参半——漫说永宁“父母官”
一、唐代的“永宁令”和“长水令”
二、宋、金、元时期的“永宁令”
三、明代“永宁知县”
四、清朝的“父母官”
第三十七章 推翻帝制—辛亥革命的曙光点亮洛宁大地。
以上我已将《洛宁史话》章节的内容详列于上,只为便于大家了解本书的详细内容,孰优孰劣,读者自会辨别,功德自在人心,无需我再多言。
“人生有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有其一,便可不朽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周先生仅凭《洛宁史话》这部巨著,便足可堪称洛宁文化名家,实至名归。周先生《洛宁史话》问世,功在千秋,德昭后世,为文学泰斗,这也是众望所归,此言不虚也!
最后我引用张宇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语。
“大凡洛宁人都应该来读一读(《洛宁史话》),自己的枝抽得再远,花开得再大,总要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
我们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洛宁人,你若想知道自已的根在那里?那就请你闲下来读一读《洛宁史话》!是为记。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