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传奇——松树坡和镰刀虎的故事
文/布谷
涿鹿西部山区是古人类较早生存的地域,这里山峦起伏,群峰连绵,沟壑纵横,远古时期被大片的原始森林覆盖着。那时候,林间流淌着潺潺的溪水,生活着老虎、猎豹、狼、野牛、野猪、角鹿、羚羊、狍子、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由于水源和猎物充足,又可依山而避水害,古人类迁徙到这里后,便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一个个神奇的传说和故事。
西山深处的屈家庄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村里有一面山坡叫松树坡。如今的松树坡,没有一株松树,只有抷抷黄土和层层梯田。我很小的时候,就百思不得其解,没有一株松树,为什么要叫松树坡呢?侯来才知道,很久很久以前,这里被大片的苍松掩映着,故而留下了松树坡这个名字。
村里老百姓传说,远古时代,松树坡是一个老虎家族的领地,由于林中食物充足,它们从不祸害附近的人类。一年夏天,一只老虎的前爪扎进了木柴茬子。由于天气炎热,伤口很快便发凶流脓,老虎疼的实在没有办法,便想到了住在附近的人类。
天刚插黑,老虎便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有人居住的地方。它看到一处茅草棚子透着松明子的光亮,便悄悄地走了过去。透过木栅栏一看,微弱的火光下,一个壮汉正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老虎便把受伤的前爪从木栅栏伸了进去。
由于松明子光亮昏暗,再加上粗心,壮汉把老虎的爪子看成了人的手,以为同伴在和他开玩笑。面对这只伸进来的毛茸茸的大手,他暗自窃喜,心想你敢戏弄我,我让你跑不掉。“进来吧你”,壮汉说着,伸手就把老虎的爪子攥住,老虎顺势往外一拉,将爪子抽出。
面对满手的脓血和木柴茬子,壮汉这才明白,自己抓住的不是同伴的手,而是一只山上生灵的爪子。等他明白过来,老虎早已没了踪影,他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告诉周围的人,大家都替他后怕……。
几天后的清晨,壮汉突然被“咚”的一声惊醒。他出门一看,一只山羊躺在院子里,虽然山羊已经断气,但身上余温还在,显然这只山羊刚刚断气不久。壮汉问遍周围所有的人,大家都不知道这只山羊是从那里来的,自己只好将山羊剥皮,肉分给大家食用。
第三天夜间,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只刚刚断气不久的角鹿又出现在了壮汉的门前。壮汉和周围人都感到蹊跷,大家商量决定,晚上轮流爬在壮汉附近的房子上,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过几天,事情终于有了答案,爬在房上的人看到,一只大老虎将一只角麂扔进了壮汉的院子。人们这才明白,原来老虎爪子里的脓血和木柴茬子被壮汉捋出来之后,伤口很快便愈合了,为了报达壮汉的救伤之恩,故而送猎物来感谢壮汉。
大家以为,老虎感谢壮汉三两次就会了却心愿。然而,事情出乎人们的意料,自从壮汉无意间治好老虎的爪伤之后,老虎隔三岔五就会送猎物来,开始是送猎物的是一只大虎,后来便是一只大虎带着小虎,再后来便是长大了的小虎……。
“有情有义的老虎啊!”老虎的义举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大家根据老虎爪印的形状,给受伤后脚蹼变形的大老虎起名镰刀虎,给脚蹼像梅花的小老虎起名大梅花虎、小梅花虎……。
就这样,老虎送猎物的事情年复一年,一直持续着……
后来,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大片的森林被砍伐,郁郁葱葱的林地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或耕地,松树坡自然也不会例外。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老虎只好远投他乡,持续了多少年的人与老虎的友情就这样被迫中止。
过去,人们认为这只是个没有根据的传说,然而,随着考古的发现,人们才知道松树坡与镰刀虎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不仅仅是一个人与老虎和谐相处的凄美故事,而且蕴藏着西山古老的历史。
1980年代,涿鹿县文管所进行文物普查时,在侯家寺村附近发现距今3500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了人类生活遗址及陶片等。泉子沟村西北的土梁顶部,有一片长约10米,厚约1米的文化层,分布着一万年以前细石器时期的石核等。距离该文化层不远的地方,方圆数百平米内,春秋战国到辽金时期的陶片随处可见,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瓦渣地”。泉子沟老村旧址台地的剖面上,战汉时期的陶片也随处可见。
这些残存的历史遗迹,从一个侧面印证着那一段神秘而令人难以忘却的历史。
作者简介:谷新声,笔名竹岩、布谷等,1954年1月出生在河北涿鹿县,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他曾就读于师范院校,先后在涿鹿任教师、公社团委书记、团县委副书记、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职;2006年退居二线后从事史志研究工作,2010年任涿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