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一组
文/吴和声
七律·抚琴(诗韵新编)
缘何玉指出鸣泉, 引得莺来鹤亦翩。
韵荡烦尘神气爽, 音涤杂念意情欢。
’梅花‘悦耳惊天阙,白雪’怡心动月轩。
更有空城施妙手, 纵兵百万亦无澜。
七律·欣闻北方下雪啦 (诗韵新编)
时逢滕六管长天,唤得花开北国先。
泰岳临风身缀玉,仙台扯絮地铺棉。
林间鸟静无踪迹,水畔翁长有钓竿。
更步登高眸远景,乾坤鬼斧蔚奇观。
七律·红豆杉 (诗韵新编)
绯红点点恋枝来,似火如灯耀宇台。
最是深秋堪送暖,纵然冷月亦亲腮。
伊人且喜凝霜露,异客何钦傲雪梅。
愿把芳心留叶下,痴情一片任君猜。
七律·咏菊-依韵奉和黄建明(平水韵)
不妒群芳不妒才,仙姿玉骨傲霜开。
深秋昂首堪称汉,暑夏藏金别具裁。
艳令陶公难执笔,香招紫蝶每迂台。
至时雪舞朔风啸,愿弃红尘恭让梅。
七律·剑兰 (平水韵)
欣居涧畔誉佳人,绝世清幽每出新。
道是娇花如一曼,更夸剑叶似增春。
凌霜傲雪王成气,植地凌空靖宇神。
未别芬芳孤自赏,知音每伴读清贫。
注:一曼,增春(刘增春),王成,靖宇皆现代史上英雄。

踏莎行·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五周年有感 (词林正韵)
众臂擎天,红船破浪。弹来不悔胸膛挡。
山高路险不停征,东方一曲环球唱。
缚虎拍蝇,清污滤瘴。康庄特色民心畅。
架桥筑路固长城,神州又见新模样。
踏莎行·庆‘’八一‘’ (词林正韵)
‘‘八一’’枪声,韶山红日。中华多少英雄事!
运筹黄、白促张、公,穿楊赤水歼顽敌。
淮海平津,西南追击。汤尧个旧归无计。
倾巢白下我欢呼,旌旗遍树乾坤赤。
云梦心胸,浩然正气。强军还得兴科技。
雄鹰海燕敢超强,卫星火箭翱天际。
纵有阴云,狂飚霹雳。拳拳四则铭心底。
雄师百万劲东风,征程所向谁能敌!
注:黄白即黄竹岭、白云山。1930年12月30日,毛主席在此指挥红军战胜国民党军的两次围剿,活捉了张辉赞、公秉藩两敌师长。
西南追击即1949年下半年,我一、二、三、四野战军,在西北、西南、东南、华南的三次大歼灭战中,全歼国民党余汉谋、白崇禧、胡宗南集团,并在蒙自、个旧地区、活促了国民党刚从台湾派回负责空二十六军去台湾的国民党副司令汤尧。白下即南京故名。
踏莎行·香港回归感赋 (词林正韵)
玉碎狼烟,珠镶米字,清庭腐败赔银地。
殖民宰割雪添霜,香江百载蒙奇耻。
力促三通,推行两制,邓公业绩垂青史。
五星赤职耀苍穹,紫荆花放香千里。
踏莎行·澳门回归感怀 (词林正韵)
璧失西夷,珠遗海外,强权弱肉贫为丐。
果阑血泪染濠江,百年奋斗期天改。
妈阁生辉,莲旗焕彩。梦圆阔步新时代。
中兴科技竞群雄,兵强国盛羞无再。
踏莎行·香港回归感怀 (词林正韵)
璧玉蒙尘,香江淌泪,紫荆百载花枯萎。
孤帆浪里度秋霜,思归赤子心忧悴。
志壮当酬,义真不馁,抛颅洒血从无悔。
军威国力固金瓯,珠圆九七春风醉。

踏莎行·戊寅抗洪赈灾感怀 (词林正韵)
北埠崩山,南乡断路。无情水荡千家府。
赈灾幸有九州亲,捐衣赠物慈祥母。
旧宅移迁,新村巧布,灾区万户春风度。
层楼焕彩陌飘香,三清九域同歌舞。
踏莎行·为张水兴嵌名题词 (词林正韵)
举臂张弓,更衣涉水。兴挥画笔令人醉。
休言黑手捏泥巴,布衣唱响红歌会。
下地锄禾,登台剑腿。运功劲臂石能碎。
莫嫌老汉布衣粗,时装更上领团队。
踏莎行·重阳游南浦山庄有感(词林正韵)
九月天高,重阳又到,秋风桂蕊含霜笑。
松青竹郁鸟声频,蜂飞蝶舞丛中闹。
执钓垂塘,倚亭爱晚,满山竹木莺流啭。
夕阳染处更辉煌,风光独有这边好。
踏沙行. 春感 (词林正韵)
瑞雪亲梅,春风绿树。青山碧野花千簇。
蜂飞蝶恋燕翩翩,思乡孰不题诗赋。
纵目风光,凝思柳絮。几多感慨由衷诉。
蒸蒸旭日小康庄,全凭大手双双舞。
踏莎行.游鹰武寺 (词林正韵)
欲念无垠,行为有度。虚情莫点堂炷。
谋求处事重天常,心怀恶煞天难恕。
海日生风,晴岚漫雾。谁能料得他山雾雨。
人生得意莫忘形,香花谢落肥乡土。

江城子·登仙楼山感怀(词林正韵)
绿云仙阁路从横。访三清,步天庭。
七彩虹门,柳李笑颜迎。
庙祝祈仙朝暮祷,香百炷,语难灵。
碧楼拔地近天星,玉娥筝,羿郎笙。
地籁天歌,宫月舞飘馨。
盛世如今非偶尔,春雨沐,艳阳情。
江城子·重游九牧有感 (词林正韵)
闲游九牧说林披,小涓溪,峻峰奇。
藻蕴攀宫,岭上共题诗。
摘桂双双千古誉,山耸翠,鸟长啼。
信江两岸有谁知,渭潭漪,富源希。
毕岭梨关,自古是天池。
竹海松风掀绿浪,堪圣母,永祥慈。
注:林披 ,相传披生有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莪,都任过剌史,誉称“九牧流芳"。
林藻,林披次子,少时,和弟蕴及晋江欧阳詹读书于南山灵岩精舍,励志攻文。十年中,文名大著。相传藻与其弟蕴登第归来经梨岭题诗:“而今折得两枝桂,又向岭头联影飞”。因而梨岭其岭南又名折桂岭。藻:《合浦还珠賦》有“珠之去也,山无色兮氛霁冥冥,海无光兮空水浩浩;珠之来也,川有媚兮祥风习习,地有润兮生物振振”句,极受主司社黄裳的赞赏, 因登进士第,后官至败中侍御史、江陵輛史。藻工:《深慰枯》传世。《唐书文志》载:藻有“集”一卷。
林蕴,字梦复,号赤松,林被第六子,以明经登第.著有《林邵州集》一卷。
渭潭,富源---皆属九牧村,山水秀丽。
江城子 · 父亲的大手 (词林正韵)
一双铁臂敢摇天。垦荒田,辟荒山。
满树殷红,解了几多涎。
竹韵松风欣绿浪,粗壮手,力无边。
扶犁读卷也双全。昼扬鞭,夜飞笺。
琢句敲诗,平仄月西残。
莫道樵夫浑汗臭,和砚墨,赋千篇。
相见欢·老年学书法(词林正韵)
砚田墨海流芳,任风霜。水曲山高千苑更馨香。苦成器,勤折桂,重天常。多少风流骚客弄潮狂。

作者:吴和森(声),生于1948年2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后勤处处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理事,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自1997年初至2018年3月连任浦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环球诗歌集团福建诗歌总社社长,环球联盟编辑部副部长。
我是1987年初转业回乡,回到家乡喜遇第一件事就新春征联活动,我写了10副对联,其中有三副联获好评,并获三等奖。《一剪梅·武夷山》刊在1995年《中华诗词》第一期。《虞美人·致军转战友》刊在1991《军队转业干部》第四期。《渔家敖·学习党纪守册》刊在1991年《福建纪捡》第九期。《满江红·寄语纪捡干部》刊在1992年《福建党风》第一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刊在1991年《福建作家企业家》。《踏莎行·题旧城改造》刊在1994年《福建史志》第四期。《望江南·赞城乡建设者(四首)》刊在《福建诗词》第六集。《望江南·赞建筑工人(三首)》刊在《现代企业文化》第四期。还有在《福建设报》《福建诗词通讯》《武夷诗联》这都是1995年2月以前的作品。
1996年所撰《工行牡丹》嵌字联福建省楹联学会评为优秀奖,并在《福建日報》上发表。1997年创作的《踏莎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获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二等奖。2001年10月全国‘’金盾杯‘’ 征联活动中三副联获入围奖。在全国《当代诗人咏百丈神酒》的赛事中荣获优秀奖。在全国《黄果树瀑布》杯赛事中荣铜牌奖。
2001年8月在首届《中华诗词新创作大赛》中荣创作奖,其作品入选在《中国诗人新作》第一卷。
《虞美人·致军转战友》《鹧鸪天·致军转战友》《蝶恋花·致军转战友》《自慰》等四篇,被收录在巜全国优秀复转军人传略》
2002年《爱乡诗联颂浦城》在中国楹联报连载19篇。辛勤的创作业绩被诗联界方家认可并获得好评,其业续被载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中华成功人才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此外还有诸多诗联作品被收录在《中华吟薮》《咏物别裁》《揽胜别裁》《大武夷千家诗联选》《大武夷风景名胜诗联联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