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札记---山阳王弼
文/周公
王弼天才少年,魏晋玄学的开山鼻祖。《辞海》1979年版“王弼"条:“王弼魏国三阳(今河南焦作市)人。"所以今天焦作的文史书籍多把王弼作为本土人。
楼宇烈,王弼研究专家,他在《王弼集校释》序言中说:
王弼字辅嗣,魏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人,生于公元226年,死于公元249年,是魏晋玄学唯心主义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原《前言》中括注王弼籍贯“山阳″为“今河南焦作市"是乃误以“山阳郡"为“山阳县"所致,现特予改正,并向读者致歉。
王晓毅,北大教授,魏晋玄学专家。在《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一书中说:
《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王弼别传》: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当代个别学者,曾一度将“山阳"误解为河内的“山阳县",但很快得到纠正,因为这是汉魏历史地理与行政建制方面的常识问题。(P67)
两位专家的王弼籍贯论不免让我们焦作人有些失落。其实王弼29岁的一生大都在洛阳度过,葬在偃师,与祖籍并无直接联系,相反,他的学术思想倒是山阳的竹林七贤发扬广大的。这又是值得焦作人欣慰的。
习主席在多个地方提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
“治大国若烹小鲜”源自《老子》第六十章。查王弼《道德经注》:
“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及能广得众心矣。"烹小鲜,一般讲就煎小鱼,不扰,就是不频繁翻来翻去。否则就弄成末了。王弼认为老子这句话的主旨在不扰,国越大越不要扰,越不扰越得民心。不扰就是不扰民,不折腾,这是主政的要旨。
《老子》王注本是近两千年来最流行的注本。读王注能帮我们更深刻理解习主席这个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