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春闺
宋·李玉

篆缕销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渐玉枕、瞢腾初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恹恹病。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栏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

注:
1、篆缕:香炉中的烟袅袅上升犹如篆字,故称篆缕。
2、芳草王孙:东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3、糁径:散落在路上。
4、瞢騰:朦胧,迷糊。
5、镇:久。
6、殢酒:殢(ti),呆滞,困扰。病酒。
7、忺:xian,高兴,想要。
8、倩:请别人做事。
9、瓶沉金井: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比喻情爱断绝,也比喻音信全无,如南朝齐释宝月《估客乐》:“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10、枉教人句:传说五代时人吕岩有诗《梧桐影》:“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11、鸾镜:装饰有鸾鸟图案的镜子。

评析:
这首词以一位女子的口吻写成,诉说相思之苦,描写细腻,抒情深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写这位女子独居时的慵懒、困倦和愁苦。屋内的金鼎香烟袅袅,这位女子醉沉沉地独自待在闺房里,看见窗外的树影转移。已经到了中午,这里不会再有人,只有她自己在。“芳草王孙”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表达对情人的思念。杨花是古典诗词中表达思念与寂寞的常见意象,如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此处“惟有杨花糁径”即是此意。女子感到万般寂寞无聊,因到中午颇觉困倦,于是便要小憩一下。可是却不能睡得安心,蒙眬之间看见窗外春残花落,内心充满了感伤。因为,她也像这春天的落花一样,在寂寞苦守之中渐渐老去。《诗经·卫风·伯兮》有:“自伯之东,首飞如蓬。岂无膏沐,谁为适容。”此时的这位女子,也因为情人不在身边而没有兴致梳妆打扮,任凭头发乱蓬蓬的。
词的下片从写景转入抒情。曾经在江南与情人的风流旧事,现在也不忍再回忆了,因为每次想起都会让人痛彻心扉。也曾四处打听情人的下落,想给他写封信以诉情思,可是终究杳无音信,令人肝肠寸断。这位女子只好凭栏凝望,期待着情人的归来,可是他的归期却一拖再拖,至今未定。会不会他已经变心了,这段情爱就此结束了?女子真担心是这样的,可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他还不回来?五代和凝《江城子》:“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可是这位女子却等不来马蹄声,只有昏暗的烛光陪着她,度过这漫长而寂寞的夜。
(摘自《白香词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