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剧本
神 灵 寨
作者/柒偌汐
内容简介
神灵寨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贫穷山村,村民们因贫困而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盖不起房,他们为了摆脱贫穷而苦苦挣扎……。走出山门,外出打工使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变,但他们总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外面世界与家乡面貌形成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深感不安和焦虑……。县里引资在神灵寨开发石材,意在增加财政收入,同时给村民带来利益,但却使这里的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神灵寨人面对财大气粗的开发商心气不平,宁可忍受贫穷的煎熬,坚决抵制石材开发,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省市领导……。外出打工的青年们,竭力往外推介宣传家乡的无限风光,引起一家企业集团的兴趣,经过曲折努力,终于将该集团引来投资开发山水生态旅游。正在神灵寨人热切企盼就此脱贫的时候,这家集团公司却要神灵寨人进行移民搬迁,神灵寨人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在利益面前,神灵寨人与集团公司进行了艰难磨合过程,经过市、县领导的巧妙引导,双方达成一致,风景开发、新农村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和谐发展……
城市与乡村的反差,贫穷与豪富的悬殊,构建和谐与动荡不安的生活,科学发展与急功近利的矛盾,城市对农村的反哺,企业对社会的回报,通过各种纽带,集中交织在了神灵寨这个贫困小村。该剧通过对神灵寨发展轨迹的描绘,塑造出神灵寨人不甘贫困落后,顽强拼搏的群体形象,表现出神灵寨人的淳厚情感与不懈追求。反映了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对老百姓现实生活的深刻影响与重大意义。
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展示在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构成一个崭新的视觉境界,情景交融,真实感人,是该剧的鲜明特征。剧作以地名命名,意在提高一个地方一个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十六集
1
山、树、村子,透过轻轻的晨雾,望过去,像飘渺朦胧的梦境一样,偶有牛羊鸡犬之声,更使山村显得和谐、自然、宁静。
村头竹园边的一块大草坪上,方南爷在打太极拳,大纲爷和李大周在一旁观看,珍珍和大纲儿子逗着玩。张建设、张大纲、刘素萍、王大军在竹园边收拾篱笆。
2
张建设的电话响起一阵音乐。两手泥的张建设无法接听。张建设:“素萍,接一下嘛,看谁这么早打电话哩。”
刘素萍翻开张建设的衣服,取腰带上手机包里的手机:“哎呀,一个烂手机值得你套这么紧吗?俺取不掉哩。”
张大纲:“取不掉就连裤子解了,彻底解放嘛,哈……”
王大军:“就是,连裤带解了,看它掉不掉?”
张建设一扭腰:“呀呀呀,你真解裤子啊?”
刘素萍:“大纲,你来,俺真的取不掉哩。”
张大纲:“哎,素萍,建设的玩意儿,那还非你取不可哩。”
张建设的手机音乐断了。张建设:“得,断了,开啥玩笑哩,说不定是正经事儿哩。”
张大纲的手机音乐响起来,他也是两手泥。
张大纲:“哎哎,素萍,来来来,俺没法接哩。”
刘素萍:“你呀,叫梅子来吧,俺才不管你哩。”
张大纲赶忙到水溪边洗手,电话又断了。
“干啥呀这是?逗你玩哩。”张大纲没洗手又忙起活来。
张建设的手机又响起来。
张建设:“素萍,快来呀,就你的手是干净哩。肯定是谁有事儿,快来接呀。”
刘素萍取下张建设的手机放他耳边。
张建设:“喂,谁呀,大早上的唧唧乱叫唤啥哩?唵?……哎呀,是大波呀……俺在村头竹园边哩,哎,哎……啥?你在哪儿?……啊,啊,好,明白了。”刘素萍收起电话。
张建设:“得,县委大员来了。大纲,走吧,大波回村了,那个叫刘素平的副县长也来了,得回去哩。没接电话,大波发脾气哩。”
3
村委会办公室。张建设、杨来福、刘素萍、张大纲、王大军和李大波、王有志、副县长刘素萍及两名县里的干部在一起。
李大波:“事情就这么定了吧,啊。村里去四个人,大纲、大军、兰花和杏子。这几个人呢,和方南一家较熟悉,建设和素萍还有来福叔,在家领大伙准备一下。县里的意思已经明确了,啊。这两天有志就住在村里,有什么事情及时向刘县长汇报。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
杨来福:“那将来要开发,到底是移民还是不移?你说个话,让大伙心里踏实嘛!”
刘副县长:“这个事情是这样的,上次书记接触航远的时候,人家老总提出了村民安置这个问题。县里边表态是,最好就地安置,如果不行就考虑搬出来搞新农村建设。最后这个问题没有决定下来。等这次他们来考察,经双方组成的专家组论证以后,才能定下来。”
杨来福:“你说搬不搬迁还在两可之间没个准儿,是吧?那俺们忙来忙去准备个啥?啥都准备好了,热脸贴在冷屁股上,最后决一下定,搬!那不是俺犯贱嘛?”
李大波:“其实,这个事情在航远内部也没个准儿。方南他爸担心的是,将来景区和当地群众搅在一起,对经营管理有影响,方南的一个叔叔坚持要搬迁,方南就主张不搬迁。方南的爷爷在这里,还没参加意见哩。再说,搬不搬迁县里只是答应他们可以考虑,也没有最终决定。”
杨来福梗一下脖:“反正这是个事儿,不定下来,大伙心里不稳当!”
李大波:“越是这样,咱越要拿出自己的诚意,拿出自己的感情。所以,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刘副县长:“李书记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做准备工作,非常忙也非常累,总想到村里看看,就是抽不出时间。各种资料,他都要和专家们一一过目,光是资料,差不多有三尺来厚。他们确实很辛苦,我们都深受感动。这次招商,县里领导,包括市里的领导都知道,这是咱神灵寨人外出务工结出的果实,搬迁这个事儿,确实不好说。航远老总刚提出来那阵子,李书记心里也是难受了好几天,但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还得跟人家谈。大伙说是不是?”
李大波:“如果航远集团通过考察论证,他们认为将来景区居民不会给管理经营造成负面影响,那就好办了嘛。新农村建设可以围绕旅游整村推进,对咱来说,这不正是多年的梦想吗?这个时候,绝不允许犯糊涂。咱们村的准备工作,要围绕着感动航远老总这一点进行,让他自己决定不搞移民搬迁,……”
张建设:“好啦,大波,俺们明白了!你们放心去接方南,接那些老总吧。村里,会准备好哩!”
刘副县长:“好,有支书这句话,大家都放心。李书记,时间不早啦,咱们去看看那个老爷子吧。”
李大波:“好。建设,我听说村里边杀猪宰羊大宴三天招待了老爷子,是啥情况?”
张大纲:“啥情况?老的老,小的小,轮番敬他,老爷子很受感动!你不是说以情招商嘛?”
李大波拍拍大纲的肩:“大纲,关键时刻到了,咱要做最后的努力啊!”
4
早晨,方南爷爷在村头竹园边草坪上练太极拳。随行的女背包客在一旁做操。
方南爷:“这老头子,平时起得挺早啊,今天怎么迟到了呢?”
女背包客:“大纲今天要去深圳接人了,他早上可能不会出来了。”
“接什么呀,我都来了,他们就不能自己来吗?真是麻烦。”
“这也是县领导的心意嘛。你呀,退下了,那就不是老总啦。别操那个心。”
“我不准他们瞎摆臭架子,实事求是做事就行啦。”
张建设一路小跑匆匆与老爷子招呼一下:“方大爷,你早啊。”
“嗯,早,早,你这是干什么呀,慌慌张张的?”
“大纲他爷爷病倒了!俺得赶紧过去看看哩。”
“嗯呀,怎么回事儿啊,昨天下午还好好的嘛。”
“小纲给俺打电话说呀,昨晚上,又吐又泻闹了一夜,床上地上全都弄脏了。老人家忍着硬是没叫人。大纲他们也是刚才知道的。”
“走走,赶快去看看,不行就打120,先请医生嘛。走走,我也去。”
5
大纲家老院已经有不少人,大家脸上都十分焦急。屋门口,兰花和杏子扶着大纲妈。
张建设几个闯进院子。
张建设:“三娘,这是咋啦?”
大纲妈:“那几天高兴,酒喝得多了,肚子不太好。昨天有些剩菜大纲要倒掉,他说太可惜了,烧一烧吃了,八成是肠胃出了毛病。唉,别进去了,里边气味太大,大纲小纲正在收拾哩。”
张建设一迈脚进了屋。方南爷被大纲妈等拦在门外。
方南爷:“嘿,都怪我!糊涂啊,不该让他喝那么多酒。”
大纲妈:“大叔,你可不能这么想啊。他平时遇到高兴事儿,也是一样,要喝酒哩。”
方南爷:“现在怎么样?不会有危险吧?”
大纲妈:“夜里拉肚子拉了六七次,又吐了好多。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大纲背着爷爷,建设和小纲扶着出了屋门。
大纲见方南爷爷也在,停下:“大爷,您老咋也过来啦?”
方南爷:“这要送医院吗?”
大纲:“先转到那个屋去,随后叫医生吧。”
方南爷:“好,快快。”
6
大纲爷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上有汗珠子在闪。大纲、小纲、梅子、大纲妈、杏子、杨来福、张建设站在床周围。王强用一个听诊器在听肚子。
王强:“急性肠胃炎,拉得太狠了,得赶快输液。要不然,再拉几次,脱水了就麻烦大了。”
大纲:“现在咋办哩?喝点糖盐水吧?”
梅子:“有,俺都调好了。”梅子端过茶缸,里边插着一根吸管。她蹲在床边:“爷爷,您试着喝点吧,空心肚子难受啊。”
大纲爷微睁眼睛喘口气:“唉,怕吐啊,唉,唉,这一会儿感觉,好多了。”
王强:“建设,给大波打电话没有?让他弄医生来呀。”
大纲爷:“别,别麻烦他啦,要去深圳哩。”
王强:“去天边也是咱的半个儿!俺去打电话!”
王强匆匆地往外走:“这会儿不用他啥时候用他。”
大纲爷:“大纲,唉唉,你们准备妥当喽?”
大纲:“爷,准备好了,县里车也来了,就要走哩你病了。”
大纲爷:“走吧,俺没事儿。”
方南爷:“大哥,不行的话,就别让孩子去了。”
大纲爷挣扎着坐起来,喘几口气定下神:“没事儿,就是拉个肚子嘛,坏东西拉完了就好啦。”他强打起精神:“大纲,走吧,领导还在县里等你们哩。走吧走吧,下午俺就可以满村转悠哩。”
大纲:“爷,你还躺下吧。好好休息,浑身没力气,来,俺扶你躺下哩。等会儿给大波打个电话,俺不去了吧?不行就叫山牛去。”
“哈哈哈……”大纲爷突然大笑起来:“傻孩子,俺拉稀是有病了,你拉稀是咋啦?爷爷一拉稀,孙子就放软蛋哩?放心吧,俺这一拉呀,反倒舒服了,肚子也不胀了,舒服得很。走吧,昨天还说早些走,赶天明到县城哩,现在太阳老高了,磨蹭啥?走,走啊。”
大纲:“爷,你真感到舒服点了?”
大纲爷挺一挺身子:“舒服多了,下午保准没事儿了,你走你的,啊,走啊,你,想让俺下床赶你走啊?“
大纲:“爷爷,你到底感觉咋样啊?”
大纲爷“嚯”一下坐直,一掀被子下了床,伸伸胳膊蹬蹬腿,精神十足。
大纲爷:“告诉方南,爷爷在村头等着她回村哩。”
7
西施湖边,大纲、大军、兰花、杏子依次上车,车子一溜向山外驶去。
8
大纲家里。大纲爷“哇”地吐出一大口。屋里人一阵紧张。
张建设拔通电话:“得赶快来医生,快,一定要快!……”
王强抓过电话:“大波,喂,大波,你叫医生给建设打个电话,看他们现在走到哪儿啦。俺得问一问,在他们到来之前,家里人干点啥!”
王强不等大波回话,合上手机马上给大纲爷号脉。
小纲:“爷爷,爷爷……”
大纲爷闭着眼只喘粗气,脸色更加苍白,动动嘴唇说不出话。
方南爷:“怎么样?有没有异常情况?”
王强:“异常得很哩!瞧,都不会出汗了,已经出现休克了。”
方南爷:“刚才那一会儿表现还可以嘛,怎么就昏了呢?”
王强:“唉,刚才是拚着最后一点力气给大纲看的,催着他去深圳接人啊!”
方南爷非常感动,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哦,明白了……明白了……大哥,大哥,你看看我,大哥,看看我啊!”
大纲爷静静地闭着眼,没动静。
9
飞机徐徐降落。
飞机场,市委书记李原和县里领导等,与刚下飞机的航远集团领导人及李大波等一一握手。
10
闪着警灯的警车后边,三辆豪华的中巴车,行驶在乡间水泥路上。金门寨大石门前悬挂着两幅跨路大红横幅,一幅是:航远集团神灵寨,千里有缘一家亲。另一幅是:方南,俺们都盼着你回来。车队行至横幅下略停,而后继续行进。
11
西施湖畔停车场上。神灵寨人打起锣鼓欢迎航远人。方南的父亲等站在西施湖边,听县长在说着什么,李大波、刘副县长、王有志、张大纲、张建设等站在一旁。
另一处,方南爷爷在跟方南说着什么,方南突然扭身沿西施湖边往后跑去。兰花、杏子、桃子紧跟着往后跑。
方南爷爷向方南爸爸他们招招手,方南爸爸等向着锣鼓队拱拱手表达谢意,随着方南的爷爷,和县乡村的人一道往后走去。
12
方南给大纲爷喂汤……
13
深圳人在神灵寨各处美景中……
深圳人在矿山各处民采点及小矿洞洞口……
深圳人在小型会议室听方南爷爷讲话……
深圳人和李大波、刘副县长等在开坐谈会……
深圳人和李原、李大波、刘副县长及建设、大纲、山牛、兰花、大军、杏子等一一碰杯……
14
大纲家。
“嘿,脚踏脚才三天时间,这就走啦?!”杨来福一脸不解,眼瞪得大大地嚷嚷。
屋里人都让他的洋相逗笑了。
杨来福:“方南,你可别笑。俺怀疑啊,你爸连东西南北都没弄清楚哩。”
方南:“地图上标得清楚啊。放心吧,他心里清楚得很呢。”
李大波:“这封信,是他留给二爷的,再三交待一定要面交二爷。二爷,这下我也算完成任务了。”
病床上半躺着的大纲爷接过信:“南南,你爷爷急着回去干啥哩?他说过他现在是个大闲人嘛。他一走啊,俺觉得空荡荡哩。”
方南:“出来时间长了,也该回去了,家里人都牵挂他。”
大纲爷掏出信纸,看不清:“大波,俺看不清楚。你们谁唸俺听听吧。”
李大波接过信:“好,我唸。尊敬的张叔叔,您好!本应回村跟您道别,无奈事务繁杂就此告辞,请您原谅。家父和女儿两次烦劳您等村人,使我感动,谢谢!”
大纲爷:“这话写得雅嗯,是个文人哩。”
李大波:“我接着唸,啊。留下南南和海峰,一来督导继续考察,为将来规划投资作准备。二来照顾一下您老人家。唯期老人家早日康复!顺致,敬意。”
大纲爷见大波盯着信纸不出声,催促起来:“哎,你倒是赶紧唸哪!”
李大波:“完了。”
“完了?”杨来福又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嗨,这是半封信嘛。咋着也得写个三两页嘛。”
屋里人又笑起来,方南捂着小嘴脸都笑红了。
李大波:“那天送他到市里,他向我留露出一个事情。二爷,跟你有关哪。”
大纲爷:“啥事情啊?”
李大波:“他对那个百果密很感兴趣,他说应该赶快把百果密一系列配方挖掘一下,整理出来。将来进行科学鉴定,可能有价值哩。”
杨来福:“他尝过没有哇?”
方南:“尝过的。上次我拿回家的,他还请了些专家品尝呢。是的,他对这个感兴趣。”
大纲爷:“好,等俺下了地,一鼓作气专整这个方子。”
李大波:“好,大家都记着这个事儿,齐心协力争取把传统方子整齐整全,没有遗漏。将来开发起来发扬光大,也是咱对社会的一个贡献哩。”
大纲爷:“上次,旺子他奶奶来了,基本上有个大谱了,很快就能整出来。”
李大波:“南南,你呢,你什么时候开始工作?”
方南:“我在这小住几天,有专家组去考察就行了。”
李大波:“二爷,大纲他们一时还回不来。县里有好多资料,他们需要好好看看,再跟上专家考察考察,也是一种学习,很重要哩。”
大纲爷:“行,行,跟他们说,我身体没啥事儿,莫惦记哩。”
李大波:“二爷,县里的医生给你留一个,有不舒服的地方不要忍着,跟医生说,啊。”
大纲爷:“留医生干啥呀,这都没事儿了嘛。”
李大波:“这是县里派来的,就留下吧。二爷,我得走哩。”
大纲爷:“嗯,你忙,走吧,别惦记俺,俺马上就好了,啊。”
15
西施湖。有几只小船在划动。两三个专家和李海峰头戴太阳帽坐在船上,既是考察也是欣赏这里秀丽的湖光山色。
方南举个遮阳伞,坐在大纲和山牛划的小船上。
方南:“我听说村里的老人们已经把百果密配方整出来了,是吗?”
大纲:“是啊,基本上整出来了,还有一些内容正在整理。一共整理出了九个配方,算是一个系列吧。”
方南:“正在整理的是什么内容啊?”
大纲:“制作方法和步骤。过去的制作手段和现在有很大区别。譬如许多老式的工具,现在都没有了,他们正考虑这个事儿哩。”
方南:“可以在实验室里搞,肯定会有办法。”
山牛:“那不成,你还没有决定来不来哩。你要不来,他们不会给你哩。”
方南笑一笑:“我想,将来如果开发这个百果密,第一步就是搞科学鉴定。然后,为神灵寨申请专利,开发成神灵寨的专利产品。”
大纲:“这当然是好,可现在啥也谈不上,太早哩。”
山牛:“那你不要啊?你实验开发不就是为了生产销售吗?”
方南:“山牛,不要总是你呀我呀,我也是神灵寨人啊。将来谁来生产百果密,谁就跟神灵寨合作,双方签约,各得其利嘛。”
山牛:“那行啦,你是神灵寨人,你跟你爸合作开发生产,你和你爸各得其利了,俺们咋办?干瞪眼儿啊?”
方南和大纲都笑了起来,山牛也笑起来。
方南:“山牛,我看你呀,也快成商人了。那好,你和大纲都是航远集团的基本员工,将来老了就退养在航远。我这个神灵寨人呀,跟你们合作,怎么样啊?”
山牛:“哎,就是哩,这还成了一回事哩。”
方南:“大标语上写得很清楚嘛,航远集团神灵寨,千里有缘一家亲啊!”
山牛不好意思地笑笑,没话了。
方南:“哎,你们俩划这么快干什么呀?”
大纲:“你看,海峰他们的船,走得远了。”
方南:“不管他。你们别划了,就让船漂着,咱们好好享受一下这湖光山色。”
山牛:“行哩,歇一会儿吧,大纲。”
大纲收起划浆:“好吧,山牛,下网吧,咱弄些鱼吃。”
山牛:“成啊,来,下网下网。”
两人扯出一条粘网,慢慢往水中撒下。方南收起伞,也站起来帮忙。大纲和山牛撒下网后,又拿出两支抽拉鱼杆放好饵料钓起鱼来。
大纲:“山牛,今天如果能弄些鱼来,让你爹好好露一手,都到你家吃饭哩。”
山牛:“行,今天一大早他还嘟嚷着好久没吃鱼了。”
方南疑惑地:“山牛,你爹会做鱼?”
山牛:“咋?不相信,是吧?这湖里的鱼,他的做法下不了三十种。这一点,俺可以向你吹牛哩。”
方南:“哎呀,我可真是看不出来呢。”
大纲:“城市人叫厨师,俺们这儿叫厨子,他爹是方圆附近出了名的厨子,谁家过红白大事儿宴请客人,少不了他哩。”
方南:“怪不得我看着他总在你家做饭呢,原来是这样。”
山牛:“那还不是为了你吃得可口啊。过去,他做的菜,那是传统的老一套。现在呀,迷上菜谱了。要与时俱进哩。”
大纲:“方南,深圳的爷爷,在村里住了那么长时间,你知道他最大的感触是啥?”
方南:“山好水好人更好。”
大纲:“说对了一半。他老人家对我说,他对神灵寨人最大的感触就是,无论大人孩子,都知道学习,他发现村里大多数人家,枕头下边都有一两本书。那怕是一本杂志,一本小说。这叫老人家感到很希奇哩。”
山牛:“这俺不是吹牛哩。俺们这个乡,谁来当书记乡长,谁就说俺神灵寨人有能量。不信,你可以问李大波和王有志。俺这时虽然没有开发,但背包客那是来了一拔又一拔,时不时地还来几个老外哩。这都是俺们自己闹腾哩。”
方南:“我也是被你们闹腾来的。当初,你们说如何如何好,我还不相信呢,哎呀,这个地方怎么形容都不过份。这次请来的专家也是大吃一惊呢。”
大纲:“好啊,那你就好好欣赏吧。瞧,咱们只顾说话,鱼都吓跑了。”
大纲向山牛挤一下眼,山牛专心地钓鱼,不再说话。
远处几条小船在群峰下湖面上飘荡。蓝天、白云、碧峰倒映湖中,湖面上偶有数只白色水鸟飞过。风景十分美丽。方南拿起了相机拍摄。
大纲向她摆摆手,向另一边指去。
另一边,一弯半岛伸入湖中,半岛上的民房、树木倒映湖中。岸边一群女人正在洗衣服,泊在岸边的几只小船上,五彩衣裙随风飘动……
方南:“真是非夷所思啊,美女西施居然能找到这么美丽的地方。”
大纲:“范公退隐之后成了商人,沿着洛河西进贩运货物。他发现这里之后,就每年带西施到这里避暑消夏。西施寨就是西施住的地方。那座古庙相传就是后人为西施修建的,所以叫西施庙。在那里烧香上供的人,生下的儿女个个潇洒漂亮啊。”
方南:“怪不得神灵寨的男男女女都那么帅,那么漂亮。”
大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难以想象啊,神灵寨人如果离开这山青水秀的地方,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啊。”
山牛:“过去闹土匪、跑老日那么凶,神灵寨人都没离开过这地方。谁知道在这里过了多少辈子了,咋能说走就走哩?”
方南深深地吸口气,缓缓地吐出来。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大纲:“山牛,咱拉网吧。”
山牛:“估计还没鱼哩。”
山牛:“方南,这次欢迎你们,别看俺村人脸上笑得比蜜还甜,心里边却比黄莲还苦哩,你说说,要俺们移民搬迁的事儿,是谣言还是真事儿?!”
方南:“不是谣言,也不是真事儿!”
山牛:“你这是啥话?俺咋理解哩?”
方南:“我可以告诉你,凡是在航远工作的人,一个都不会搬迁。将来一旦开发,你们一定会就地安置参与开发,成为第一批工作人员。”
山牛:“那,俺爹哩?俺妈哩?大纲他爷爷和他妈呢?刘仓厚、李大周、三婶、妞妞和珍珍哩?还有几百口子父老乡亲,还有学校的娃娃和老师,都要赶出去吗?!”
大纲:“山牛,你说啥哩?别胡说啦。”
山牛:“俺没有胡说!大纲,如果那样,咱们就是引来大火烧自己的窝啊!”
方南回头看着山牛,山牛难受得想要哭的样子。
大纲:“方南,现在就咱们三个,又没有外人,你就明明白白地讲,是不是一定要神灵寨人挪个窝哩?”
方南:“现在还讲不明白,航远集团内部意见不统一。再说,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考察,回去以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论证。我怎么能说个痛快呢?”
大纲:“这是全村人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势明摆着,投资商就是上帝,只要你们执意要求移民,县里边既使忍痛也要下这个决心哪!”
方南:“村里人是不是什么都知道?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啊?”
大纲:“唉……早晚要知道嘛。山牛,拉网!”
16
山牛家的农家宾馆院内,遮阳蓬下边摆开三张餐桌,山牛、杏子、桃子在忙着上菜,方南、李海峰及三位专家,还有张建设、张大纲、兰花、刘素萍及王强、李大周等已经就座,大家正准备用餐,小纲和旺子又从院门进来,一阵说笑后,两人也帮着上菜。
每个餐桌上,端上四条鱼。
方南:“呀,还真地做得很好呢。”
伙房里出来了杨来福。他亲自往方南面前放一条刚上盘的鱼,得意地咧嘴嗨嗨笑着:“今天桌上的每一条鱼,啊,手段不同,味道不同,大家可以来回串着品尝。哎哟,最好吃的怎么跑这一桌了?嗨,这个山牛喂,端菜也不会端哩。”杨来福从大纲这一桌端走一条鱼又放方南面前:“这才是绝活哩,尝尝,啥味道?”
李海峰示意专家们动筷子。
一位专家夹一块鱼皮放口里品尝一下皱起眉头:“方南,你尝一下。”
方南也尝一块鱼皮:“哎呀,苦啊!杨叔,怎么还有苦鱼呀?”
杨来福更得意了,哈哈大笑着抓下了头上戴的厨师帽在脸上扇着风:“再尝,再尝,哎呀,你吃啊!”
方南等人又夹鱼吃,仔细品着味道。
张建设拍拍自己的头,示意杨来福戴上厨师帽。
杨来福转身弯腰狠狠用小声对张建设耳朵:“别使眼色了,大热天,你想把我捂死啊?啥玩意儿,就不戴!!”
杨来福一转身便又是一脸笑:“尝好啦?啥味道啊?”
方南:“还是苦啊。”
李海峰:“我这一口啊,辣得很呢。”
专家分别说自己吃的这一口是酸的,甜的,香的。
杨来福:“这条鱼呀,嘿,洋吃法哩。鸡尾酒知道吧?俺这是鸡尾鱼哩,好啦,翻过来,再尝尝。”
方南先尝,咂了咂小嘴。竟无法说出味道来:“这一边味道很特别。我说不出名堂呢。”
杨来福颇感自豪地大声说:“百!果!密!”说完一扭身走进了伙房。
李海峰:“天哪,这道菜在大酒店,那可是要上大价钱呢!”
几位专家也附和称道。方南却咂着小嘴没说话,似乎若有所思。
“好家伙,大会餐哪?啊?哈哈……”随着一阵爽朗地笑声,院里走进一行人。大家回头看去,原来是省立大学教授李良。李良身后跟着两男两女四位大学生,其中有神灵寨的张春良。
张建设和张大纲这一桌人立即起身迎接。
张建设:“嘿呀呀,李教授。啥风儿把您给吹过来啦?俺们正准备去求您哪!”
李良与张建设热情握手:“听春良说,你们闹出大动作了,我早就想来凑个热闹哩,哈哈……”
张大纲与李良握手:“李教授,欢迎您啊,俺们也早盼着您哪!”
方南与李海峰也离开桌子迎接李良。
李良:“方南,这一段时间,你们的活动,我可是全知道啊。”
方南:“您消息很灵通嘛。”
李良拉过张春良:“瞧,神灵寨人就在我身边嘛。”
张春良:“南南姐,您好!知道你们在这里考察,俺做梦都是给你作向导呢。”
方南:“太好啦!哎,你们几个都在一起上学吧?”
几个学生向方南问好。
张春良:“这都是我的同学,今年都要毕业了。”
方南:“真快呀,一转眼功夫都成人才了。”
杨来福搬来一张餐桌,往李良面前一放:“大教授,俺那一次过年时说过,你要再来神灵寨,俺要给你备桌哩,正恰今儿个赶趟儿,你呀,请坐。”
山牛、杏子、兰花、小纲等忙着搬来了凳子。
李良:“来福!嘿!你精神头总是这么足啊!好,坐坐,大家都坐,坐。来福啊,这一次,我可要住上几天呢,小心啊,我现在饭量酒量都见长啦。”
杨来福:“不怕,咱现在有了小宾馆哩,招待不好,您骂俺,哈……”
17
李良、张建设、张大纲在神灵寨风景中边走边谈。张春良等四位同学在他们前边不远的石板上互相撩水嬉戏。
李良:“看起来,情况的变化,是大家始料未及的。这确实是个问题啊。”
张建设:“村里老人孩子人人都担忧!如果真的要搞移民搬迁,到时候闹起来,谁也预料不到会出点啥岔子哩。”
张大纲:“由其是四十五十以上的人和老人们,弄不好寻死觅活的事情的都会出。”
李良:“这种心情应该得到理解。但是,从航运集团的角度来讲,移民搬迁似乎是非常必要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企业、市场、管理、经营这些因素。”
张建设:“这就给俺神灵寨摆出了一道难题。咱毕竟是农民,要企业化,市场化,……唉,不好办哩!”
张大纲:“这个挑战,对俺们来说是非常严峻的。俺们脑瓜子都想疼了,却没个好办法。”
张建设:“本想去拜访您,没想到,给春良打了电话,您居然亲自来了。俺们都很感动哩。”
李良:“我也是一直惦记着神灵寨的发展。春良把情况透给我以后,我召集了一些人大致讨论了一下,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人说着话,来到春良的跟前。一位女生没觉察到,“哗”一股清水撩在他们身上。
李良一惊:“嗬!好清凉啊!哈……”
张建设:“春良,你们几个走得快。直管到处走走看看,别随着俺们了。啊。”
张大纲:“看着时间,吃饭时就回去,注意安全。”
春良他们应了声,又嬉闹着往前追跑而去。
张大纲:“春良这娃,变化挺大哩。比过去活泼多了。”
李良:“这孩子,品学兼优啊,责任心非常强。是棵好苗子。”
18
石材厂会议室被布置成了一个教室。室内,神灵寨人座无虚席。李良和四位学生坐在第一排。讲台后边黑板上方挂着“神灵寨讲习班”。
张建设站在讲台上正在训话:“先前王有志书记讲的那个话,咱们都还记得,是被淘汰,还是迎接挑战,现在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多方原因,农民夜校咱就不办了。但是,这个讲习班就是咱们迎接挑战的开始……”
赵老虎和刘素萍迟到了,刘素萍在门口张望着找地方坐,赵老虎弯着腰进来挤在张春良身边。
张建设:“老虎!你干啥哩迟到啊?”
赵老虎:“这不是刚开始嘛?”
张建设:“请你出去!”他一转脸又对刘素萍:“还有你,出去!”
刘素萍赶忙扭身出了门。赵老虎见张建设十分严肃吐了吐舌头,又躬着腰出了门。
门口一边的窗下。
赵老虎:“好家伙,这么严肃,搞阶级斗争哩?”
刘素萍:“你今天也算给他面子哩,顺顺溜溜就出来了,哪股子虎劲儿哪去了?”
赵老虎:“去,今天俺要是来虎劲儿啊,他就变成武二郎了。这是啥场合,下边又是大学生又是大教授。”
刘素萍“扑哧”一下笑了,两个静静地听张建设在里边训话。
窗里,张建设:“啥重要意义呀,必要性呀,还有咱们面临的形势啦,这些大家心里都有数,俺就不啰嗦了。有关讲习班的事情,都在那边墙上贴着,不明白就自己去看。啊,一句话,你是神灵寨的种,你就好好学!再也不能被人家骂作野老百姓,再也不能被人家骂咱是土著!无组织无纪律不求上进自由散漫一盘散沙,就不能适应村子变公司的要求。就要被淘汰。将来肯定有被淘汰掉的人。个别淘汰,绝大多数继续前进,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赵老虎:“哎哎哎,素萍,这一回呀,可开不得玩笑哩。你看看,大伙脸上那一层阴云。其实,俺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儿哩,……唉,没想到紧赶慢赶,第一课就迟到了。嘿!你咋也迟到了?”
刘素萍:“俺给建设他妈送了一兜菜,也是紧赶慢赶地往这跑,唉,晚了就是晚了,错了就是错了,回不来了。”
赵老虎:“咱们还是队长,是骨干,唉,丢人哩!”
“老虎!素萍!你俩进来吧。”张建设在门里喊叫。
刘素萍胆怯地:“老虎哥,咋办哩?”
赵老虎:“错了咱就认!走,进去!”
赵老虎有点严肃过度,一本正经地迈着有点僵硬的步子,走进了教室。张建设扬了扬手:“找个地方坐吧。以后别迟到了。”
赵老虎又严肃地往最后走,脚下什么东西一拌差点扑倒。大伙“哗”一下笑了。
赵老虎激动地:“笑!笑!笑吧!错了,那就是错了,俺认!刚才建设说的话,俺在外边听着哩。俺是神灵寨的种!从今天起,就是八级地震俺也不会再迟到了!”
刘素萍也激动起来:“俺也表个态,这次学不好,俺心里明白,那不是撵出教室的问题,那是要被赶出神灵寨的!”
李良站起来深深地点点头。
19
大纲家院里树荫下。大纲爷躺在竹制躺椅上,他身边的一个藤椅上坐着失明的旺奶奶。旺子和小纲对面坐在一个小餐桌旁,餐桌上放着笔记本、纸张和笔。
旺奶奶:“百果蜜啊,只有那老式的大陶釜制出来的才叫地道货,俺家那个是还有,底打破了,漏啊。唉,不能用啦。那还是为深圳那姑娘方南制蜜时用破的。”
旺奶奶:“奶奶,现在已经不是漏不漏的事儿了,干脆没底了,彻底报废。”
旺奶奶:“不就是一小豆那么大一个洞嘛?”
旺子:“是俺不小心又碰了,基本上没底了。那底烧了多少辈子了,都成酥的了,稍微一动就酥了嘛。”
旺奶奶:“哎呀,你这个败家子,啥时候又碰住它了?”
旺子:“过年收拾屋子碰哩。唉,那老古董现在还真没处买哩。”
小纲:“过去是从哪儿弄的,现在去找那个地方,一直往前追踪。说不定,能搞到哩。”
大纲爷:“谁知道从哪弄哩?你问问旺奶奶,看是从哪儿弄的?”
旺奶奶:“小纲,这你可追踪不上哩,这个罐子是俺爷爷弄的,俺也不知道从哪儿弄哩。”
小纲:“哈……,还真是个古董哩!”
大纲爷:“老嫂子,俺看这样办吧,就一老一实地按老制法先记下来,这样地道。至于将来咋个弄法,叫孩子们去研究。你看好不好?”
旺奶奶:“好,也只有这样了。反正,俺觉得制百果蜜,那不能用铁锅,铝锅。”
大纲爷:“那,咱就说吧,让孩子们记下。”
旺奶奶:“先前老辈人让记这个,都是让背口诀哩,你们先把口诀记好,随后,让你二爷给你们解释清楚,记得更详细一些。”
旺子:“奶奶,你说吧,俺们啥都准备好了。”
小纲:“万一有的字不会写,或者一时搞不清是哪个字咋办哩?”
旺子:“那,那就先写个拼音。等爷爷解释详细了,咱就知道应该用哪个字了。”
小纲:“记好后,叫老人们仔细看看,念大奶奶听听,不对再改。”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柒偌汐,本名李晓翔,河南洛宁景阳镇中方村人。做过播音、矿工、编辑、旅游等工作。朋友圈评语:博士、幽默、孩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