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生日(四) 作者/三木秉凤

几十年来,母亲对于自己的生日仪式并不看重,对于满案盛食似乎漠不关心。人情冷暖中,其实短暂陪伴才是亲情的价值所在,母亲欣慰的正是儿女的这点微薄孝情中透出的寸草之心。

然而母亲对于儿女的生日却格外寄重。小时候,即使家里日子过得再紧,生日这天,母亲都会给孩子煮上一只鸡蛋,并且看着我吃光,直到离开家乡。童年时代,独自吃完一个完整的煮蛋也就成为我的生日标志。记得父母对我祖上的生日也是敬重有加,不仅献上煮蛋,父亲还对祖上行跪拜大礼。今天,这些“繁文缛节”在我辈已经省略,我们仅仅献上“短暂陪伴”这一点点薄礼。
时光荏苒,我早已步入中年,但在我生日这天,母亲依然让父亲打来电话,嘱咐我吃一只鸡蛋,寓意一岁的圆满与顺利。
一种家风中洋溢出的幸福似乎在世世代代传递着。我的女儿渐渐长大,在她入大学之后的七八年里,我的生日里又增加了一个关爱我的人。生日这天,女儿带来的问候与祝福,让我感觉欣喜无限,我知道,一种孝道家风已经自然而然上下形成了。

其实人伦关系的纽带就是亲情!人间亲情是什么?是一杯递来的茶水,是一句简短的问候,是一双凝望的眼睛,是对坐无言的默契与依恋……而这些零零碎碎的互动与陪伴,恰恰蕴含着大爱无边。我常常问自己,家风,民风,国风,风是什么?风就是文化波动!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其实就是一股道生之风,也就是在王道、国道、民道及家道中掀起的德行之风。国为国风,民为民风,家为家风,世为世风,而这股正气之风只能随着文化而波波无绝,代代延继。
浓春的家乡,夜风是清凉的,星星是灿烂的,亲情是温暖的。曾经躺在母亲怀抱中看到的月亮,如今依然挂在天穹,它弯弯的笑脸,似乎向我诉说着乡村的沧桑历史。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微信号:www18363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