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生日(三)
作者/三木秉凤

清早起来,我搀着母亲,迎着朝霞,缓缓走出村外,信步于尺许高的青青麦浪之中,去感受这风情浓浓的乡野气息。昔日田间的沟渎池塘,如今早已干涸,遍布芦苇杂草。清风吹过,草木涌动出层层微波,恍若儿时的潺湲水流,汩汩欢笑。
渠沟两畔,杂樨荆棘半人之高。这是当年孩子们最喜欢的嬉戏迷藏场所。过去农村没有娱乐设施,这些荒坡野原沟沟洼洼就是孩子们的快乐自由的天堂。大家玩累了,"坏小子"就会商量些坏主意,或者去偷挖刚刚长包的蕃薯,或者翻墙偷摘农家尚未成熟的涩涩李桃。母亲边走边讲着我小时候的淘气事,在她老人家眼里,我依然是孩童模样。
返回村里,路过前邻三奶奶的院子。三奶奶已经作古,而院中那棵葡萄树依旧枝蔓茂盛。记得小的时候,在葡萄刚刚挂果的时节,三奶奶总是坐在葡萄架下严守看管。一见到我们这些探头探脑的小坏孩,她总会大声喝叱。而我们也总能趁她洗衣做饭的空档“迅速作案”,然后在惊恐慌乱中一哄而散。三奶奶的小脚从未能追赶上我们。每每如此调皮,顽童们却乐此不疲。
其实,三奶奶是位非常善良慈祥的老人。每年中秋时节葡萄成熟了,她都会采剪一些,分送邻里各家。品味三奶奶家酸中带甘的葡萄,也成为我童年难忘的记忆碎片。
一丝淡淡的乡愁总有母亲的影子,清贫的年代也有清贫的快乐,儿时的时间总是那么邈遥漫长。疯淘一天之后,天近傍晚,我就会坐在村头最高的地方,盼望参加集体劳动的母亲早些归来。那时我们小孩子的视野很小,眼中最大的世界就是母亲温馨的怀抱。
此刻,看着身边颤颤巍巍的老母亲,我把拉她的手握得更紧了。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微信号:www18363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