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 愿 醒 来
文/吴颖丽
在二十多天的救治无果后,医院宣布,他已经医学死亡。脑血管瘤不治。享年47岁。
其实,这一天,与他的48岁生日,也就只有24天的距离。熟知他的人,无不扼腕叹息:一个青年才俊,一个温暖如春的青年男子,却如此的英年早逝。而更有许多的人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各自的追悔莫及:他帮助自己的孩子补习俄语分文不取,自己还没来得及表达谢意;他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交付学费,自己还没来得及登门拜谒;甚至,他帮助过甲求医问药、帮助过乙弄通怎样为孩子选择学校,而甲乙丙丁们却还没来得及稍微表示一下各自的心意。
其实,他们所不了解的是,在他们以为他一直在昏迷不醒的那些日子里,他是有过知觉的:他听得到病房里那些嘁嘁喳喳的人语;也听得到各种监测他生死指标的仪器所发出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声响;甚至,病房窗外的车水马龙以及人群的摩肩擦踵,他也能够感知得到。但是,他心里面想说却再也无力说出的话却是:请你们不要再救治了,也不要在哭泣。让我现在就离开吧!这个时候离开,或许也挺好的。
是啊!他想,他已经为自己的老人养老送终了;他已经为妻子留下了足够的生活保障了;他已经不欠任何一位友人的人情了;甚至,连单位的下一步工作,也在他被送往医院急救那天的晨会上,逐一地布置妥当了。而令他最欣慰的是,他和妻子没要小孩子——当然,也不是不爱。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太爱,他不愿让一个原本新鲜活泼的生命,再像他一样,辛苦而又似乎毫无意义地重复着存在——这样,世界上就不会再多一个失去了父爱的小孩,也不会再多一个每每看着小孩思念爱人的日益憔悴的女子。他相信,时间会教会所有的人忘记,还会让人学会重新开始。何况,妻子还那么年轻,一切都应该来得及。而同样重要的是,现在离去,他觉得自己还能够有一些气力去尝试,看看自己是否能够独立面对:他一向觉得,大约是源于人类自身的群居性吧?他们都太爱热闹、太热衷于“抱团儿”了,而在这条“向着热闹奔跑的长路上”,人们似乎已经把自己丢了,丢给了他们自己亲手创制的种种物件,丢给了人类自身之外的所有存在,小到衣食,大到家国,乃至所谓的思想、宗教、文化、信仰等等的“概念”……他想,这之后,他或许就可以试着去找找那个丢失了的自己了。
就这样,在临终时刻,他再也没有醒来。直到表示一个人,作为一个活的机器,是否还在存活的脑电波逐渐变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直线,再变成一大片雪花似的灰白色的圆点。

【作者简介】吴颖丽 达斡尔族,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出版作者:《我在云上爱你》《我看到了你的麦田》《向日葵》《一个热爱太阳的民族》,及作品集《温暖的世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