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本来是中华文化中最能代表至广精微、深邃慧智的系统符号,却由于当代人“不求甚解,自以为是”的主张,演变成“道听途说、胡说八道”的代名词。做为承前启后的新时代人,我们有责任也必须尽义务,加以导正。
八卦,由最能够代表自然属性的八种基本单位构成。分别为天、地、水、火、山、雷、泽、风。这八种原始元素是人类最初接触到的自然景象,由伏羲一画开天,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再取法自身领悟而出。这套系统符号的确立犹如八支无限无形的大口袋,将宇宙万事万物囊括其中。根据这八种元素所具有的特性,人们分别定义了专有的属性名词,于是便有了现的称谓:乾、坤、坎、离、艮、震、兑、巽。
八卦是易学的核心基础,由阴阳二爻通过三画排列变易而组合。《易传·系辞上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解释了其产生的过程,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八卦在《易经》中产生的作用。
相应的八卦也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后天八卦的差别,主要是方位排序上的不同。解释先天八卦的主要依据在《易传·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后天八卦的主要依据在《易传·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些都是从文献角度上来加以考据的。但不管如何,我们在研习八卦时,通常认为,先天八卦重在自然,而后天八卦则偏重人事,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
列举两个记诵八卦的方式,供参考。
一、歌决法: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个主要从“形”上来说的。
二、字决法:三求平未,斗非半米,分别一一对应,
乾qián、艮gèn、离lí、巽xùn、震zhèn、坤kūn、兑duì、坎kǎn,
这个主要是从“象”上来讲的。
至于先后天八卦的排序记法,大家可以自行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
八卦有三画八卦和六画八卦的区别,六画八卦是从最初的基本卦重叠而来,所以也称重八卦。因此,最初的基本卦就被叫做经八卦。经卦是有三画卦排列组合而成,定位经卦为什么选择三画爻卦,而不是以二画、四画或五画……为准,而画至三画之后又重而用之的目的何在,这当中的原因对后来中华文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和广大的,下次我们会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