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道”是咱们中华民族认识自然的学问,当然应该要好好知道,然后明道,更重要是悟道。
提到“道”,人们不免会向宗教方面想象,这也很难怪,应为“道”学的发扬被宗教拿来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要真正回归普及,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
孙中山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他认为,“道统”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民族复兴自然依此为基。
中华文化的学问,有着非常绵密的逻辑性、艺术性、层次性。“道”当然不外如是。逻辑性、艺术性,咱们视机再说,本篇简略谈谈“道”的层次性,供之参考。
“道”至少有三种说法,分为:“可以说的”,“不可说的”,“很难说的”。“可以说的”,一般人都明白。就是我们所走的路,各不相同,却能够互通。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之道,看似分道扬镳,却又殊途同归。如果进而提升,就到了“很难说的”层面。为什么“很难说”呢?因为变化十分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得清楚。我们只有一个嘴巴,在一段时间内,大概只能说出片面的道理,无法说得详尽、周全而又完整。每个人所处的学养、立场、角度、时空、观念等等都是“很难讲”的实际情形。然而,达到真正的原因以及奇妙的变化之处,是属于“不可说”层面。迄今仍无法获得科学实证,也未能提出一致公认的说法。因为说了也是白说,只好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索性还不如不说。这也是真正听得懂的人,根本就用不着说;听不懂的人,说了也没有用的玄妙。
“道”的玄妙部分,再怎么说,也说不清楚。必须自己静下心来,细细玩味,用心领悟,才能怡然自得。那我们还要不要“学”呢?!当然要学,而且还要从最低层面的基础学起。下一期就一起进入“易道”门户,我们先从“可以说”的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