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校老门卫<小说>
文/石僧
防疫站的老门卫八叔,姓郭。年轻时在龙城警备司令部任上校团长其兄是司令。
八叔还有一个二哥,也是吃兵粮的。曾任平津督察专员,也是一个正团级旧军阀干部。
八叔三兄弟在村里算是很出息了,特别是老大,是将军。村里人都说他们家的祖坟,葬在了风水宝地一一一将军地。
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民国几十年,倾刻灰飞烟灭。风光了几十年的三兄弟,都成了共产党军队的俘虏。好在这三兄弟国民党的将校虽然当了,没作过什么恶,也打过日本鬼子,将功补过,劳动改造了几年都放了。老大老二安家在南宁。南宁当年是桂系的老巢。八叔回乡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朝天的农夫生活。
当年政治运动多,乡里每有阶级斗争会八叔一定被民兵押上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八叔本来挺
拨的脊梁,慢慢地弯了下来,心里充满了悲哀。
邓小平上台以后,地富反坏右,通通脱帽,一律称为社员。经历了十年“文革”折磨,八叔挺过来了。可是他的大哥二哥都已经含恨离世了。八叔从此沉默寡言,弯腰走路,时间一长,真的变成驼背的了。
改革开放初期,八叔随儿子到城里生活。他有一独子,做一些小生意,谋生艰辛。不过,比生产队的时候好多了,吃穿不愁。
后来八叔到他侄子任职的单位当门卫。当门卫很清闲,每晚他都在门卫室看书报到深夜。
八叔当兵时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去跑步。晚上冲凉,一直到八十多岁还洗冷水浴,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后来,八叔的儿孙都发了财,建了一栋五层的临街铺面楼房。八叔在八十六岁的那年走了,走的时候,他叫家人把他那套珍藏了几十年的旧军装给他穿上。他说,无论如何,他应该有军人的尊严死去。
他在最后的意识中,仿佛看到自己当年跨上战马,冲向鬼子的阵地,炮声隆隆!
201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