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贺明华) 周口市财政局技术改造资金管理处副处长刘永健,深入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针,2016年4月代表市财政局被选派到西华县迟营乡徐桥村任第一书记,从此扎根农村,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在2018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西华县迟营乡徐桥村共有1个自然村,五个村民组,343户、1455人,耕地1628亩。村干部7人,党员31人,2名入党积极分子。徐桥村既是贫困村又是市级艾滋病帮扶重点村。全村有艾滋病患者36户、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37人。截止2018年底,已脱贫51户、218人,兜底6户、19人,贫困发生率1.3%,达到国家脱贫标准。三年来,刘永健同志紧紧围绕驻村工作任务,砥砺敢当,展现新作为,突出抓好精准扶贫,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党代表”作用。
一、以党建聚合力,赢得群众认可。做好农村工作,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和一个团结奋斗的基层党支部。2016年刘永健同志到村时,开个党员大会,一个人得发一盒烟,还得买着瓜子、糖,不然就不去。从此他就下定决心要改掉陋习,主抓作风整顿,取消发烟买糖习惯。带领全村党员到兰考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到新县学习革命先烈的不怕牺牲精神,到附近基层党建先进村学习交流,请专家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对党员实行积分管理,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争创,党员家门楣上挂上“共产党员户”牌子。组织党员带头参与脱贫攻坚和村内事务,红白理事会、村民事务协调理事会、星级文明户管理考核小组、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小组。引导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时刻牢记使命和责任,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6月,他顺利组织了村“两委”换届,配齐建强了领导班子,选出了群众认可、工作能力强、敢担当、敢负责的新的支部书记,增添了2名年轻干部。党员形象改变了,党支部威信树立了,老百姓对干部党员认可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增强了,各项政策也就容易落实了,真正给徐桥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二、以真心换真情,赢得群众支持。老百姓是最知道感恩的,只要你真心对他,他就会用真情回报。贫困户张卡军,参军复员后,患上了类风湿,手脚变形,对社会不满,整天在村里骂骂咧咧。刘永健同志平时做他思想工作他也不服气。2017年底,一场大雪,把他家种的四亩多地的20000多斤白菜冻在地里,夫妻俩心急如焚,妻子哭着到村室找他,让他想想办法帮他们把白菜卖了。他给局领导汇报后,采取两个路子帮助他们销售了白菜,一是发动全局干部职工买了5000斤,二是联系周口黄淮批发市场商户购买了1万多斤。当把8000多元的卖菜钱交到张卡军手里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你们工作队真是真心帮俺老百姓啊”。现在张卡军没事就找工作队聊天,安排他办个事,非常积极,再也不在村里骂街了,就像变了一个人。贫困户理素霞,是艾滋病患者,看病出院后2200多元的发票丢了,不能报销,虽然钱不多,但对一个贫困户而言却不是一个小数目。刘永健同志多次与人社局医保中心协调,在复印件上让医院盖了章,并写了证明,与村支部书记、乡长一起签了字,盖上村里、乡里的章,总算给解决了。理素霞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事例很多,作为党员干部,刘永健同志真心为群众办事,深得群众拥护。现在村里开展活动,老百姓都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三、以实干获民心,赢得群众拥护。“人民群众最讲实际,你干好事,他就鼓掌;你干得不好,他就有意见。”刘永健同志这样说到。只有让老百姓看到实际、得到实惠,他才会拥护你。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村内大街小巷全部修建了水泥路,安装了94盏太阳能路灯,修建了下水道,新建4间卫生室,使艾滋病人与普通人分开治疗,建设了270平方米的红白事统一接待场所、两个公厕、3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对徐桥小学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徐桥村有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洁亮美”。精准帮扶坚持做到“六个一批”和“五个全覆盖”,即:光伏发电分红一批、乡村保洁保障一批、车间就业帮扶一批、社会保障救助一批、“六改一增”和危房改造安置一批、外出务工稳定一批;金融扶贫分红全覆盖、医疗保障全覆盖、教育救助全覆盖、安全饮水全覆盖、有线电视和光纤宽带全覆盖。贫困户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目前有投400万元、年收益50多万元的光伏电站,有6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有占地7亩的便民服务中心及8间门面房,有利用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34万元在县城购买的两间200平方的门面房,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现在到了徐桥村,都以为到了城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四、以先进作引领,赢得群众参与。刘永健同志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统一,着力抓长远、断穷根,激发内生动力,实施教育扶贫,大力支持徐桥小学发展,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提升学校管理与教学水平。联系周口市纺织路小学与徐桥小学结对帮扶,制定三年帮扶计划,从校园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三个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组织优秀教师入村支教,义务上语、数、英优质课,开设跆拳道、美术、声乐“多彩第二课堂”,举办感恩励志报告会、“正师德、树师魂”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班等活动。教育结对帮扶,对启蒙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影响巨大、惠及终身。教育扶贫的效果已经显现,徐桥小学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居全乡第一。他的做法在《周口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刘永建同志还大力推进以孝治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评活动,用先进典型感召人、带动人,举办了“国学文化进农村、中华孝道文化报告会”,开展了“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和“文明卫生家庭”争创活动,徐桥村的文明程度逐步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改变。2018年,徐桥村被周口市评为“市级文明村镇”。
刘永健同志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增强攻坚困难的勇气和担当,把驻村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要多经历“热锅上的蚂蚁”的考验,要摸爬滚打,重要的是磨炼,接地气,经风雨,长才干,才能迎接挑战,才能茁壮成长。通过近三年来的驻村工作,群众从不认可到支持到赞扬,他与老百姓的感情与日俱增,现在的徐桥村已经焕然一新。是周口市驻村第一书记中的实干者和践行者,更是驻村第一书记中的楷模。(唐会玲 王雨晴)
责 编:陈亚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