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稿:孟永军
古体诗合集——《涞源诗刊》
1.
迎春竟放,小草争辉。
墙角檐下,已然葳蕤。
《王老汉·古绝 和“春风 ”诗〈春信〉》
2.
七绝《迎春花》
烟草味道/文
野蔓静观朝雨落
荒枝笑对晚风刮
乡医喜采黄金带
晾晒轻装紫药匣
3.春姑 五绝
素面晴天
北国三月天
无雪亦风寒
为报春之讯
先将雁遣还
4.七绝 春归
文/曹国清
清湖岸柳缀新芽,紫燕衔风雨绕霞。
政策英明民享惠,党恩沐浴小康花。
5. 七律(春游北海泉)
平起首句押韵
平水韵 下平一先
作者:牛魔王
平湖水暖草芽鲜,举步春游北海泉。
绿柳才妆堤岸上,红桃又染矮楼前。
苍翁静坐弹琴曲,幼子急行放纸鸢。
日丽风和浮躁远,催人意懒枕花眠。
6.七绝 春韵
文/心有旁骛
和风渐染堂前树
细雨新催陌上芽
池塘碧透柔波暖
戏水白鹅逗余暇
7.早春
文/大少
春风融雪燕衔窝,
柳入清流弄绿波。
几对黄莺争暖树,
一群闲鸭卧沙坡。
七绝,平起,水平韵,首句压韵。
8.
《王老汉·七绝 盼春》
旗眠霾聚思风吼,事放车泊待号分。
我欲祭出霹雳剑,击穿恶煞祸国心。
9.五律 晨吟
文/铁汉柔情
醒来天不早,侧卧望云高。
未闻乾坤静,先听燕雀嘈。
披衣门外去,拔剑室中逃。
勿再身慵懒,春风也是刀!
10.榆树开花迎春赞
作者:60
古钱挂树枝压弯
始龀儿童吃香甜
饥荒年间可当粮
报春种子洒满天
11.五绝 桃花落
文/铁汉柔情
眼看缤纷落,芳华一夜空。
不知经此劫,是否恨春风?
12.
五绝 步春
文/晓染峰林
啭莺啼岸柳,
细雾绕弯林。
纵步邀春早,
沿湖一健心。

13.
七绝 赋春
文/晓染峰林
晓风叩醒翠园新,
有象花萌待入真。
燕子不来春寂寞,
鹅黄点点属词人。
14.
故友难离春日短,新欢易舍夏时长。
别君纵使无愁雨,皓月空悬照异乡。
《“烟草味道 ”·七绝 春日别愁》
15.
晚来春
五绝·平水韵
文/兴福葡萄采摘园
飞狐多峻岭
二月雀空巢
若待春燕舞
清明看柳梢
春难还
五绝·新韵
文/兴福葡萄采摘园
山高秋到早
峰险难春还
古郡冬长驻
三伏夜被棉
16.
五绝《春》
仄起首句押韵(十灰)
尘缘
四季又回来
桃花笑靥开
黄莺鸣翠上
柳叶唤春裁
17.五律(春意)
文/铁汉柔情
雨落添春意,花开少不毛。
白冰成绿水,冷木变丝绦。
雁越千山到,歌飞万丈高。
人间孤独久,尽处起风骚!
18.
七绝《初春》(游拒马源)
平起首句押韵(一东)
尘缘
源泉流到小桥东
碧水环亭伴柳风
游客赏春时太早
岸边草发未桃红
19.七绝新韵
春天
——好人好梦
一场春风枝杈鲜
细雨绵绵润田间
垂柳摇曳多姿态
醉美花香二月天
20.七绝/平水韵
春游
铿锵玫瑰
阳春三月柳垂堤,
芦草丰盈白鹭栖。
一叶轻舟听早露,
惊飞野鸭数声啼。
21 七绝/平水韵
春燕
文/雪纷飞
春风吹皱小池塘
新剪丝绦落落扬
双燕枝头喃呢语
欲衔情诗砌新房
22.〔东风第一枝〕.早春
(古词新韵)
文/墨趣
枯草滋苏,迷雾朦早,怡心漫步春晓。
河边睡柳莺喧,水上迷亭鹊闹。
凝听耳饱,高低调、滑音连巧。
孔律弦、天籁声高,雅士荡涤吹妙。
翁垂钓、碧波伴笑。
童撒欢、谢台陪照。
今披细雨清纱,昨罩雪花玉袄。
寒衣紧抱,半遮面、遐思何扰。
手上屏、短信流遥,携带醉言多少?
23. 踏青舒怀
(五律平水八庚)
文/轻尘
冬去根还在
春来叶始生
肥黄初照水
瘦褐点花茎
不恋蜂鸾舞
常邀满树莺
暂收知梦客
且向垄头耕
24.早春
文/诺亚方舟
草没三冬蓄未发
风舒冻柳催嫩芽
垄上游人踏春处
空踩残雪落梅花
2019.2.27

25.投稿
早春
文/于天涯
草长日增高
千枝着绿袍
冰坚湖水静
心海再无涛
2019.3.1
26
北岭春花放,低头野寨娆。
急急杨摆手,缓缓柳伸腰。
艾短田头话,芦长水面聊。
欣然酌此景,醉意暖眉梢。
《“烟草味道”五律 醉春》
27七绝 新韵〈初春〉
文/一嗔
白雪凝愁狂漠北,
红花吐艳傲江南。
飞狐不见春来早,
拂面东风几许寒。
28.若舟随笔写
《布谷鸟》
以谢春色不负我 布谷鸟
若舟
暖风一夜布谷鸣
唤醒多少蝼蛄虫
年年此时我先到
春歌唱给田禾农
当谢春色不负我
我恨若舟太蹉跎
春借芳华空虚度
再赌十年又如何
29.七绝《春》
尘缘
金猪下界把冬挥
亢奋犁牛出圈围
暖日阳春风摆柳
备耕农者已囤肥
30.
榆仁
文/大少(七绝)
陌野轻风浅水洼,
榆仁不愿作春花。
扮钱压实筐装满,
送与医堂换醋茶。
31.
长竹嫩柳池塘绿,短苇枯藤稻草黄。
野火挥毫涂四野,春寒过后落蜂箱。
《“烟草味道”·七绝 早春》
32.
早春
文/海阔天空
惊蛰已至天料峭,
晨夕裹棉午着薄。
唤醒沉睡小公主,
鸭鹅戏水狂舞蹈。
33 点绛唇
词林正韵
文/冷月
明媚云光,风裁杨柳桃花绽。双飞紫燕,戏闹堂前恋。
畎亩牛耕,村叟挥鞭唤。勤劳汗,虔诚祈盼,硕果秋来伴。
34
春 域
文/小琴/七言绝句
中有文青出自蓝,
涞源泉养生之碧。
心门四摄迎春生,
琴瑟同堂社会客。
35.榆钱•七绝
孟永军
紫陌青铜铸野郊
功成淬火下林稍
逐风不入王侯府
一夜寒门称富豪

36
.早春
(绝律•仄起首句押韵•平水韵•八庚)
作者/卧虎公子
自评/卧虎公子
杨柳枝摇叶暗萌,
河湖冰解水明生。
孤村集众惊鸦远,
旷野巡田遇雀鸣。
2019年02月26日23:19
自评:
春风未动,杨柳先知,明显变化就是枯树由干返青,枝条由硬变软,并且叶芽暗萌。
冰冻的河面湖面上,冰层由硬变酥 慢慢融化,冰水入河,明亮清冽。
在孤独的小村里,人们走出户外欢聚在大街广场,无意中惊动寒鸦,看寒鸦与寒意渐渐飞远。其实,人们走出户外在村中聚集,是商定一起到旷野田地里去巡游探看墒情,却遇到看到早雀欢鸣,田野已是一派早春气象。
这些明显的敏感的气候现象、物候迹象,就是早春。
四句都是写景,但前两句是写早春自然现象,后两句是从人的观察视角和心理趋向进行描述,从而隐含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欢欣。
以上意境完全用最严格的绝律体裁表现出来,难度较大。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以沈约等为代表,讲究声律、对偶。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要求对偶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律诗的格律要求也完全适用于绝句。
“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绝句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一般不要求对偶,许多著名的唐宋绝句也大多不对偶。
但对偶是中国古诗的精华所在,在首联或尾联用颔联颈联要求写出的绝句,也称律绝,是绝句的最高标准。能够押韵,并且对偶,达到律绝的标准,当然是绝句之最好。
首尾两联都对偶,难度较大,仅仅用在首联或尾联,用得好,就足让后人称道。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偶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偶的。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两首诗因为有一联对偶工整,因而被划入历代公认为著名的绝句行列。
如果首尾两联都用对偶,也就是全篇用对偶的,当然更会被高看一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即因此被历代公认为是最好的最高水平的绝句之一: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以上资料来自《古诗文网》,附截图)
但《登鹳雀楼》的对偶并不完美: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日&黄河,粗略一看,白&黄,色彩相对,日&河,名称相对,似乎对偶。实际上,此处的白与黄,都不是色彩之意,白是白天,是时间限定,黄是黄河名称的首字,曾经是黄色(颜色)之意,但历经千年文化沉淀,黄河名称已经不可拆分,黄字就不能作为色彩形容词单独和白字对应而去对偶。
尽&流?
目&楼?
《登鹳雀楼》还有更深的对偶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对偶难!
完美难!
生命不息,学习探索不止!
感谢涞源诗刊社!感谢轻尘先生!
因为此次古诗词组稿同样要求自评或他评,从而让诗友们更深、更确地把握古诗词,我也因此多写几句对偶问题以及对古诗名诗的异议。
欢迎诗友狠狠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