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荟萃智慧的海洋 27
作者/三木秉凤
量由数积 质由量变鸿瓜绘雪化文章不为他人作嫁裳沃田胸藏千万顷甘遗天下古今粮
穷思变通之理是宇宙万象之根本规律,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皆受之支配,所以,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既是哲学问题也是生活问题。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与量变质变联系最密切的中庸之道,唯有其将量变与质变之互换玩于股掌之中。 何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实为阴阳和谐之道,即阴阳互推之中道,万物万象之变通往来,皆围绕此道上下波动,犹如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犹如道与术的关系。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何言此?道之难行也。 中庸是什么?就是事物运行的自然而然的分寸尺度。为人处事既不可不及,亦不可尤过。
什么是“度”?它是限度、适度、高度、浓度、深度、角度、法度、制度、气度、量度等的抽象总称。“度”是从事物的起始点到临界点之间的距离,是尚在拐点关节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之内,事物的本原性质保持不变,突破拐点,也就超越临界点,事物的性质就发生改变而成就另类事物,这也是关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基本原理。所以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发展是否超出了性质发生变化的限度。
孔子曰,人至“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里的“矩”就是从事物起始点到临界拐点的那个度。度是什么?度就是分寸,是标尺,是界线,是约束,也是知止,也是不忍之心,也是社会的大众评判,也是我们的合理取舍与把握。 生命的历程其实就是在一定幅度内生活的过程。观察事物,我们讲究角度;合作谋利,我们要有限度;褒贬评价,我们求得适度;长短宽窄,我们注意量度;春夏秋冬,我们关注温度;国家管理,我们依据法度;酸甜苦辣,我们调和浓度;穿衣戴帽,我们在意风度;谈话交流,我们重乎态度;节庆假日,我们也拒绝挥霍无度;为人师表,我们仪范气度等等。度,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当我们试图超越“度”的限制,受到界限打压时,常常自我安慰的一个念头就是:安分守己。安分,就是安于自己的本分和现状,守己就是守住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超越现状很容易,但回归中庸得到社会认可却很难,守住自己的寂寞更难。 如何在本分和欲望之间找到平衡点?应以三个标准去量定,一是良心,二是用社会评价,三是法律底线。所以,要在本分和欲望之间游刃有余,这不光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超人的智慧,知道适可而止。

诸葛孔明于《出师表》中告诫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距离把握,对于贤人,我们敬而比之,对于小人,我们则敬而远之。不仅是人类,宇宙万物都以和谐为目标,它们都在一定的限度内运行,日月永远不能脱离自己永恒的轨道,自然界的动植物永远脱离不了它们业已形成的生物链条,这也是度!社会以和谐为目标,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既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既不能过慢,也不能太快,否则都会引发社会动乱,这也是度!社会资源的分配,既不能搞平均主义,又不能贫富差距过大,国家必须通过各种杠杆调节分配机制,用富人的税收去保障穷人的生存福利,以达到基本平衡合理,这也是度!
度是什么?度就是中庸!就是老百姓心中的那杆天秤,国家政策一旦向强势或者弱势的任何一方倾斜过度,不管穷人富人,都会产生强烈的反馈!所以中庸既是道上的世界观又是术上的方法论,它既告诉我们行为的标准,又让我们在实践中游刃有余而不逾矩。
朱熹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平常之理,天命所然”。《中庸》曰:“君子之所以为中庸,以其君子之德,随时处中。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小人之心,无所忌惮也”。几千年来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民族要摆脱左右摇摆的历史风云,回归中华文明之大道,都必须把握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需要遵循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的发展规律,遵循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需要遵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若人人做到“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社会和谐不教而成,民族复兴自在其中,文化自信也由量变向质变累积,终有一天成为化导世界乱源的巨大精神力量。
生命的历程其实就是在一定幅度内生活的过程。观察事物,我们讲究角度;合作谋利,我们要有限度;褒贬评价,我们求得适度;长短宽窄,我们注意量度;春夏秋冬,我们关注温度;国家管理,我们依据法度;酸甜苦辣,我们调和浓度;穿衣戴帽,我们在意风度;谈话交流,我们重乎态度;节庆假日,我们也拒绝挥霍无度;为人师表,我们仪范气度等等。度,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当我们试图超越“度”的限制,受到界限打压时,常常自我安慰的一个念头就是:安分守己。安分,就是安于自己的本分和现状,守己就是守住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超越现状很容易,但回归中庸得到社会认可却很难,守住自己的寂寞更难。。 如何在本分和欲望之间找到平衡点?应以三个标准去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