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墓秘事》
第六章:破庙里的秘密(2)
作者:苏嘉鸿
原来这个山叫做苍龙岭,山下的村子叫做祝家屯。屯子里总共有三大姓氏,分别是祝姓,杨姓和叶姓。其中以姓祝的最多,村长历来也是由祝姓人担当!念祖进村里走了几户人家,看到陌生人,村民们都很警惕,能打听到的消息并不多。念祖走南闯北阅历丰富,一看这下去根本就打听不到什么,于是去村里的杂货铺子 打了二斤白干,又买了一些下酒菜,提着回到先前走过的一户人家,这家就一个人,姓杨,常年已打猎为生,四十多岁还是光棍,娶不上媳妇就是因为贪恋杯中之物。
念祖到了杨家,说时近中午也没收到山货,就顺便买点酒菜借他家地方吃顿便饭。老杨也是个好客之人,看到有酒有菜也愿意行个方便。于是便和念祖推杯换盏起来,几杯酒下肚,念祖就得知这人因为憨厚朴实,不爱搭话,也没有个名字,所以屯子里的人都叫他杨老蔫 。
念祖心中有事,只是一个劲的给杨老蔫倒酒,酒过三巡之后,杨老蔫已经面红耳赤、话语见多。又喝了一阵,他已经开始对念祖称兄道弟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滔滔不绝的讲起来自己这些年一个人过日子的难处来!。
念祖心中窃喜,见到时机已到,便开始试探着问起这苍龙岭和村子的事情。老杨这时喝的已经有点晕乎,对于念祖所问的事情是知无不答,最后竟然透露出一个惊人的秘密!
这个苍龙岭中埋藏的人就是念祖心中怀疑的人——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原来,当年燕王朱棣造反,挥军直逼京城,建文帝一看大势已去,便要自杀殉国,幸亏手下两位心腹近臣杨应能、叶希贤极力劝阻才放弃轻生之念。然后由二人护驾带领一支卫队和少数宫娥匆忙的逃出南京城。
可是天下即将易主,逃到哪里才会安全呢?正在朱允炆六神无主的时候,叶希贤献计说:“圣主莫慌,现在普天之下都为逆贼所控,唯有远避大山僻壤方可得以保全。自古有谚:临危而安。逆贼老巢在北方,我们莫不如去北方,任他朱棣狡猾,也绝想不到我们会躲去那里。我们可以过山海关,直达关外。”建文帝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于是连忙命人寻来百姓衣服尽皆换上,避开朱棣大军,绕道北上。
一路上有惊无险,又在山海关扮作贩羊商队通关过卡,来到女真控制的兴安地带。害怕女真人发现,便进入这深山老林里安居下来。偶有进山采药打猎的人路过,他们不敢透露实情,便以朱的姓氏谐音祝为姓,时过不久,天下已定。朱允炆自知复国无望,便在郁郁寡欢和无限的愤恨中死去。
杨、叶二人都是极忠的臣子,他们把建文帝葬在最近的一座空山里,命名‘苍龙岭’,又在山下建了一座庙,用来祭祀。也将通往墓葬的墓道修在庙里。命后人严守秘密,不可泄露。然后二人自杀殉葬,埋入朱允炆的陵墓中,死后也要伴君护主!
讲到这里,老杨早已经醉眼朦胧,念祖知道老杨所了解的也就这些了,于是,起身告辞急忙赶回坡上等待九叔等人。
何三听完念祖的讲述,真是惊的目瞪口呆,一直都觉得这个陵墓的主人不是寻常之人,但是没想到竟然是携带龟甲灵符匿迹的建文帝。
念祖看着何三惊讶的样子,微笑着说:“你小子想什么呢,天已经黑了,快点走吧,一会你九叔他们要着急了!”
何三这才缓过神来,答应着同念祖一起直奔古庙而来。
黑暗笼罩下的古庙越发阴森,犹如一只怪兽沉默的蹲在山脚,瑟瑟的夜风吹得林中树叶沙沙作响,开启的庙门仿佛一张巨口,狰狞的等待着闯入者!

苏嘉鸿 曾用笔名漠漠弘尘, 喜爱写作及诵读,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北风》、《古墓秘事》、《夜袭老三屯》、《天下魍魉传》、《古堡枪声》、《反恐大队》。诗歌、散文《那一抹离殇》、《桃花散》等,先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及各种刊物上发表。在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荣获二等奖,哈尔滨市区比赛一等奖等很多奖项。希望用声音走进灵魂,用笔下的故事打动心灵。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总编;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