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诗浪轻歌飞扬
――读张娟诗有感
谷口晚烟
认识张娟,是在2016年铜川陕西农民诗歌年会上。读到她的诗歌,则是为清水湾诗社的诗稿相约。当她把三首写牡丹的诗通过微信发给我时,我眼前豁然一亮,文字组成的语境让人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她把事物万象的认知注入笔端,沉静中思考,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纤纤之手在诗歌的长河中轻摇桂桨扁舟而行,用诗歌高端的话语,饱蘸笔墨,赞美生活的激情跃然纸上。
我读过许多写乡愁的诗。最有名的当属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那首乡愁诗。在大树远移,城市克隆建设,村落难记、让乡愁无处安放的今天,张娟的一首《乡愁》,让人耳目一新,把乡愁寄托空中月亮,在一杯温热的香茗清香中思念故乡。前二段低吟浅唱中用了三个“一”字,两个动词“爬,洒”,拟人化的把月亮、月光赋予灵性,美不胜收,诗意浓浓,乡愁缠绵。
在《雨季》一诗中,优美的文字组合吟唱后,让人嘴咂,韵味悠长。“跌进深秋的霓虹,暗藏刀锋”,这是红叶的霜染,下个季节的暗示。“一半是熟透的风景,一半是燃烧的火焰”。把秋的丰满、岁月的轮回潜进诗行,歌出了秋日的硕果累累以及层林尽染秋满园的景象。
没有美就没有诗歌。诗歌是语言的炼金术,语言又是言说向表达攀登的梯子。语言从心底流淌而出的时候,不仅可以带动你的情绪、带动你的思维,而且还可以带动你的灵魂穿越诗歌的纵深。
从这点意义上说,张娟的诗里行间已体现出她的语言功底和才华,语言是饱满而灵动的,绝不是干瘪与枯朽的。
在《化梦成蝶》一诗中,整篇诗分段严谨,环环紧扣主题,诗浪一浪逐过一浪。这篇是在赞美国色天香之牡丹,而全诗一字未提“牡丹”一词,又有谁敢说诗不是为国花而唱,歌者和牡丹在“三月的鹅黄,四月的粉香”中你歌我舞,“捻一缕雨丝,扯一片云彩,做成梦的嫁衣”而“化梦成蝶”。美啊!!!我可以想象,歌者张娟写这段文字时的激动心情和美好情愫,这是“文字灵魂跳动”闪耀的光芒。
我陶醉在她的诗行里,没有理由不写以上文字,因为这是我诗情里的又一次暴涨。我高兴地看到泾阳大地上诗韵流淌,泾河诗浪又多了一朵浪花在轻歌飞扬。
岳连义:陕西省泾阳县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农诗歌学会会员,《泾河文化研究会》会员,泾阳《清水湾诗社》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