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京,微风中已有些许暖意。
明天,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就将拉开帷幕。抵京后,住豫全国政协委员们都在忙什么?他们的“作业”准备得怎么样了?3月2日,记者在委员住地看到,大家有的忙着学习“充电”,有的则对提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上午9时,记者来到北京会议中心。交谈中,全国政协委员黄改荣的电话一直不断,均与本职工作有关。从事医疗卫生工作32年,她说:“近年来,农村地区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呈攀升趋势,但乡村卫生室医疗条件有限、医务人员严重缺乏,软硬件投入远远不够,致使农村医疗条件相对滞后,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看病需求。”深入调研后,今年,她准备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强乡村卫生室建设的提案》,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引进医疗人才,为农村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就医条件。
到住地后,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就一直忙着整理提案。花亚伟也是一名从医多年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今年,他将在全国两会上继续提交互联网医疗、中医药发展等方面提案。“要在有限的会期中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履行职责,为民生改善鼓与呼。”作为一名老委员,他更清楚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我今年关心的话题依然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通过一年来的深入调研,来自农业界别的宋丰强委员指出,当前农业产业融合不紧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提案,他说,打造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放在首位,以增强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能的支撑。
中午时分,来到华北宾馆,推开全国政协委员沈开举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桌厚厚的材料和书籍。沈开举放弃了午休,正在抓紧时间学习文件、查阅资料,进一步完善提案内容。“我是一名法学教授,今年提交的提案是建议废止收容教育制度。”他介绍说,收容教育制度施行20多年来,一直饱受法律界人士诟病,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各有关方面对废止收容教育制度已达成共识,启动废止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为民众发声,为群众代言,是委员们应尽的职责。在委员住地,记者感受到了委员们同心聚合力、尽职谋发展的饱满履职热情,也见证了他们用心做好的高质量履职“作业”。(文图:杨佩)
编辑:陈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