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之路
文/魏付海
2017年3月1号经发小魏九族介绍,我有幸成为苏州联胜化学有限公司中的一员。
说起公司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还都不错,特别是公司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我特别喜欢的,公司经常会举行一些滚桶比赛、拔河比赛,象棋比赛、6S知识竞赛、消防知识竞赛等等,凡参赛者均有精美礼品相送。为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公司还有一个特殊的福利一一一《联胜通讯》有奖征文,凡联胜公司的职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有写作爱好的都可以投稿到《联胜通讯》杂志编辑部,内容题材不限,现金奖100一300元。
2017开年公司举办的第一次活动是滚桶比赛,我作为新员工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比赛,意外地拿了个二等奖,现金150元。比赛结束后,发小建议我写一篇这次滚桶比赛的感想,我连连摇头,因为我知道下学以来这么多年一直没提过笔,在学校里学的丁点知识随着时光流失早就还给老师了,但经不住发小再三督促和鼓励,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写了近30年来的第一篇拙作《滚桶比赛有感》,完稿后交给发小修改并投稿,出乎意料的是这篇拙作居然又中了二等奖,奖现金200元。这次意外的中奖使我大受鼓舞,也再次点燃了我写作的欲望,为了下次征文能再中200元,我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去写联胜公司发展中的点点滳滴。由于文化功底薄,又加上几十年没有动笔,虽然尽了十二分的努力,但写的文章还是很稚嫩,很粗糙,甚至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每次完稿,都交给发小修改并投稿,“大师”就是当时我给魏九族封的雅号。一晃半年过去了,我的写作水平渐渐有了一丁点的起色,不像当初那样一篇文章要费很多心思去构思了,这或许就是熟能生巧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的光景转瞬即逝,眨眼间就到了到2018,深深的爱上了写作的我,感觉着几天不写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2018年8月2号,八里村爱乡会揭牌成立,这给我的写作又增加了很多题材,爱乡会每次举办活动我都学写一些文章或表扬稿之类的,有时也写一些不着调的打油诗来歌颂、宣扬爱乡会。虽然写得不成功,但八里湾父老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点赞给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为了找到更多的共同爱好者,我斗胆自封群主,建群“墨香琴韵”,招贤纳士。墨香琴韵成立不久,改变我写作轨迹的刘秋丽老师进群了,刘秋丽是上蔡县苏豫中学特高级教师,她在苏豫中学和八里湾村乃至整个和店镇可以称得上首屈一指的才女,在群中我们都尊称她为导师。刘秋丽导师的进群,高兴得我彻夜难眠,因为我知道,我以后的拙作,在刘导师的指导下会更上一层楼。从此我的拙作每次都发到墨香琴韵群里让大家修改,从字、词、句到段及整篇文章的构思,我都虚心的学习和真心的求教,并从中吸取了很多的写作方面的营养。刘秋丽导师看了我的拙作,给我说了一段话,从此指明了我的写作方向:“写作不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初学写作要用朴实的语言从身边的真实的小事写起,以小见大,小题材突出大主题,并且要注重细节部分的描写,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段话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文章的题材也很多很广泛。经过刘秋丽导师的指导,我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很多人不理解,以为把写的作品发表出去是在图名利、显摆、出风头,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写作就像钓鱼、打麻将、喝酒抽烟一样,一旦上了瘾却很难收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写作爱好者。写的作品发表出去是让读者知道写作的人还健在,还继续在写,继续着自己的爱好,丝毫没有其他的意思。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魏九族大师把卑人领进写作之门,刘秋丽导师就象灯塔指引着我写作之路。同时也感谢那些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着我写作的朋友们、父老乡亲们,特向你们致以深深的敬意。我的写作之路有了你们,我会无惧任何风雨。
201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