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惊悚悬疑小说
《古墓秘事》
作者:苏嘉鸿
第三章:僰族后裔(2)
直到明朝开国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得到了这枚遗失的灵符。被他作为传国之宝藏于宫内。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炆便携此灵符逃匿,不知所踪。朱棣登基之后,举国搜查,皆未寻得建文帝朱允炆。又遣郑和七下西洋寻找,也是一无所获。
当时,有宦臣向明成祖提及此事,说当年建文帝携带龟甲灵符逃匿,很有可能南下川滇云贵,寻找上古铜鼓。必是想借九尾狐暗灵之力复位,于是,明成祖便派遣都督李敬征讨僰人,僰人骁勇善战,李敬始终未能攻下僰人各寨。后来因为北方叛乱,明成祖挥师北上,便无暇顾及此事。
万历年间,又有权臣献计,提起当年之事,将铜鼓灵珠在神宗跟前大肆渲染了一番,神宗猎奇心起,便拟诏遣人索取。遭到僰人酋长拒绝。神宗恼羞成怒,遂命大臣曾省吾率军征讨僰人聚居的凌霄城及九丝三寨。历时数载有余,曾省吾暗施诡计,终于破城陷寨,在明军的大肆杀戮下,僰人几乎死伤殆尽。明军搜遍全城也没有搜到龟甲灵符的踪迹,最后悻悻而回。为了掩饰这次血腥的杀戮,明朝张榜天下,捏造了僰人的十二宗罪名。
后来,翰林院经筵讲官任瀚撰《平蛮碑》载:“冬十月,取次就擒都蛮,至是尽灭。”刘显自三月领兵以来,攻破僰人城寨数十个,斩杀僰人首领三十六人,俘斩僰人四千多人,招降五千六百多人,拓地四百余里,获诸葛铜鼓九十面。”由于曾省吾要刘显采取斩尽杀绝政策,到冬十月,僰人“至是尽灭”。一些侥幸逃脱的僰人,只得隐姓埋名,不敢承认自己是僰人!
谁能知道我们大难不死逃出来的僰人后代,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为了重回家园付出了多少代价呀......!
聋爷讲到这里,已是浑身颤抖老泪纵横。我怕把老爷子气个好歹的,赶忙拿过来毛巾给他老人家擦眼泪,劝道:“爷,您先歇会,等您把伤养好了,咱们再说也不迟。”没想到聋爷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喘息着说:“求子,爷今天给你讲的,可是咱们僰人真正的过去呀,汉人扭曲历史,捏造诬蔑,让咱们的祖先蒙冤几百年。僰人少有文字传世,历来都是面授口诉。所以,我今天讲的都至关重要,你一定要牢记,以后要为你的后代讲下去,明白么。”
还没等我说话,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二丫又打岔问到:“爷,这龟甲灵符,被皇帝拿走一块,您手里有一块,剩下的一块在哪?”
聋爷点了点头,让我们帮他挪动了一下身子,对二丫说:“丫头,别着急,爷还没讲完呢。”
原来明朝万历年间的那一场血腥的杀戮,竟然有着这样的历史!而且幸存下来的不单单只有少数族人,还有僰侯后裔哈达耶的儿子!
当时,凌霄城由酋长哈达耶镇守,余下又分九丝、都都等三十六个寨主,当明军主力攻陷凌霄城。
哈达耶密令九丝寨主 哈叽噜 携带剩下的两枚龟甲灵符保护着哈达耶年仅13岁的儿子哈亚从悬崖绝壁攀绳而下,逃过一劫,也算是为哈达耶一族留下了一条血脉。 面对逼近的明朝官兵,哈达耶宁死不降,最后连同其他三十五位寨主一起战死沙场。
九丝山寨主哈叽噜是个忠义的汉子,他带着哈亚一路乔装改扮逃到河南申阳鸡公山里,隐姓埋名,不敢再姓哈氏,便改为何姓,在山里和一当地土姑成婚,将哈亚抚养长大,又为他娶妻生子,将哈达耶的血脉传延下去。 后来哈叽噜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儿孙叫到床前,详细讲述了家族身世的秘密、僰人的历史、灭族的仇恨,并叮嘱后代以此为家训,世世相传,务必竭尽全力寻回遗失的那一枚灵符,找到天洞铜鼓,协助哈达耶的后代重振僰族!
就这样哈叽噜的后代便担负起了保护哈达耶后人和寻找灵符的重任。自哈叽噜开始,他的儿孙一代又一代遍寻华夏各地,追查灵符的下落。
因为日久年深,几十甚至上百年过去了,携灵符者早已去世。哈叽噜的后人便把寻找的目标重点放在了墓葬里!由于很多墓穴中机关重重,甚至还有魑魅僵尸,哈叽噜的后人付出了无数血的代价,不少都死于非命,于是他们便四处寻访盗墓高人。
久而久之,汲取摸金、搬山、发丘、卸岭这几种盗墓手段的精髓创造了自己的独门绝技,成了哈叽噜后人代代相承的看家本领!

苏嘉鸿 曾用笔名漠漠弘尘, 喜爱写作及诵读,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北风》、《古墓秘事》、《夜袭老三屯》、《天下魍魉传》、《古堡枪声》、《反恐大队》。诗歌、散文《那一抹离殇》、《桃花散》等,先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及各种刊物上发表。在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荣获二等奖,哈尔滨市区比赛一等奖等很多奖项。希望用声音走进灵魂,用笔下的故事打动心灵。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总编;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