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县城大姐家。今年的冬天母亲在三姐和大姐家轮换着住。
大姐正在做晚饭,母亲在客厅陪一岁多的重孙女在看动画片。
大姐把我让坐在母亲身边的沙发上,我拉着母亲的双手,端详着母亲面孔,左看右看,发现母亲的脸比以前红润有光泽了,也比以前胖多了,这让我非常欣慰。
我不由得回忆起父亲去年突然去世,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一时都无法接受,特别是母亲,茶不思,饭不想,时不时背着我们独自伤心落泪。
父亲刚去世时,母亲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晚上我陪母亲睡,母亲几乎彻夜难眠,常常披衣坐起,偷偷的拿着我家里父亲的遗照轻轻抚摸着,自言自语:“老头子呀,你走了,心真狠,留下我一个人……”我默默的听着,和母亲一样,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知道父母感情很好,用什么宽心和安慰的语言都代替不了父亲的存在。我只能静静的陪在母亲的身边,用纸巾帮母亲擦拭着泪水,轻轻的抱着母亲……
今天看到母亲这样好的气色,我高兴万分,打算今晚给母亲唱戏听,我想法已定就告诉母亲:“今晚我给你一个惊喜!”说着我给母亲做了个鬼脸,逗得母亲哈哈大笑,说我是永远长不大,没心没肺的疯丫头。
吃过晚饭,和大姐闲聊中知道现在母亲休息和心情都不错,饭量也可以。母亲也告诉我,大姐侍候的可好了,隔三差五给她洗头洗澡,天天晚上睡觉前给她洗脚。今晚也不例外,六十五岁的大姐照常给母亲洗脚,脚洗好后,大姐叫母亲早早上床休息。
平日大姐和母亲一起睡,今晚我和母亲一起睡。
我和母亲面对面盘脚坐在床上:”妈,你爱听戏,我给你唱戏听,我唱的可好。“我很自信,很自豪的说,“哦!俺苗会唱戏!?好,你唱。“母亲用疑惑的眼神,吃惊的望着我。
“你给我唱啥戏?我喜欢听豫剧、曲剧还有越调。”母亲试探的问我。母亲是个老戏谜,懂得可真不少。母亲的问话,似乎是在否定我,因为我从没给任何人唱过戏听。平日洗衣做饭时,我总是自娱自乐,独自一人陶醉在戏曲和歌曲之中,母亲对我怀疑是在情理之中的。
我窃喜,母亲说的剧种我都会一些,今晚一定要在母亲面前大显神手,叫母亲大开眼见,刮目相看!
我先给母亲唱我最拿手的曲剧《陈三两》中“陈奎好比一只虎”选段。谁知我刚唱第一句,心跳加速开始紧张,一紧张不仅忘了戏词,还唱得跑了调,腿似乎也在发抖。我自嘲自己为啥这样紧张,独自唱时唱得非常轻松自然流畅,今晚是怎么啦?平日我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参加“梨园春”比赛呢!
母亲看出我太紧张,就劝我放松心情。此刻,我深深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呀。我立马调强状态,做深呼吸,很快稳定了紧张的心情。
接着又给母亲唱了《陈三两》中的选段“自幼儿随爹爹苦读文章“,“陈三两迈步上公堂“,豫剧《穆桂英挂帅》中,“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还有越调《收姜维》等选段,我越唱越顺溜,心里挺高兴的。
母亲听着,开心的哈哈大笑,像个小孩似的,还时不时给我鼓掌加油,说我唱的好,我的心里像吃蜜似的甜。此时,使我深深感到做儿女的让父母吃山珍海味,穿名牌,住豪宅,不如让父母开心快乐度晚年,才是我们做晚辈应该做的责任和义务呀!
唱完后母亲很认真给我点评指正:说《陈三两》我唱的很好,有张新芳的腔调。母亲又说:“六十多年前,她在我父亲的部队(开封军分区大院),和父亲一起带着一岁多的大姐,亲耳听过张新芳唱的曲剧《陈三两》。
八十六岁高龄的母亲,记性可真好,还给我认认真真讲述《陈三两》戏中的内容。她告诉我,做人要讲良心,不要做忘恩负义之人,等等。
我认真听着母亲指导和点评,心里的自豪感、幸福感满满的。
时间不早了,我和母亲准备睡觉。
母亲还记得我小时候睡觉不老实,总掉床下,就执意让我睡在床里边,我拗不过母亲就睡在里面,母亲睡在外边,此时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无论何时何地母亲总是为儿女们考虑,像母鸡一样,用自己坚强的翅膀护卫着自己的孩子呀!
母亲躺下一会就睡着了,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
心想,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大,我们都不要忘记了应该陪伴父母开心的度过晚年,这不但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福分!
今天是阴历腊月十六,皎洁的月亮依然是那样明亮清爽,如水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然地洒落在我和母亲的身上,柔和的就像母亲的手轻轻的、柔柔的扶摸着我的脸。
夜深了,万家灯火早己熄灭,都进入甜蜜的梦乡。偶尔传来街道上夜行车的喇叭声和邻居小孩忽低忽高的哭闹声,我轻轻的披衣坐起来,望着母亲红润的脸颊,静静的用心听着母亲微弱有节奏的鼾声。
静谧月光中,我望着母亲香甜熟睡的样子,不由得使我想起,几十年前的现在时间正是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母亲起早贪黑,纺花织布,做靴做鞋,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晚,为我们兄弟姐妹七个赶制过年的新衣裳,父母亲把我们养大成人,实在是太不容易,太辛苦了。
我轻轻的躺下来,侧身转向母亲,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用手臂轻轻的抱着母亲,幸福的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作者简介:昝丽苗,微信名:无名,一个“小女人”。人生理念:爱心持家,相夫教子,与人为善,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