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食
小酒馆里摇晃着出来的外乡人
终于把腹内的事物倾泄给一言不发的树
上方,夜空无边
一轮月亮脸色涨红
越来越瘦
弯成了那个外乡人
二零一七年腊月十五于上海
在北京看到乌鸦
听到叫声时
看到它们从一群等车的外乡人头顶飞过
那一小块黑色没能融进林立的高楼
我和乌鸦有所不同
上下班都是黑夜,没人看得见
而且寒风再大,我也不叫
2018.1.23于北京
血糯米
成熟后,利刃的寒光掠去田野上的阳光
口袋是给你划定的征途
淘洗,蒸煮
体内的血液最后一次沸腾
白糖和猪油是迷惑人的事物
你的尸体被做成烧卖
摆放如人间的花瓶
2017.11.8于上海
三浜路的冬天
三浜路钻过一个高架穿过两个红灯
没有能跨过前面那条河
这里没有烟火
北风高于厂房和宿舍
高于方向相反的落叶和打工人
几个骑摩的的男人聚成一堆
聊着他们送过的可以陪睡的女人
物流车满载而去
把夜色留给了三浜路
2017.12.4于上海
烈日下
整个加工区都处在烈日之下
光线像一根根蚊子的尖嘴穿过我的头发,衣服
取走汗水
我又喝了一瓶水,把空瓶子扔了
像扔掉另一个自己
一个窗户外吊着玩具熊
就像一个受不了的工人正在从楼顶投向大地
2017.7.22于上海
边缘
从上海的中心往外看,建筑物越来越低
外环以外,出租屋,荒草
一只蚂蚱在草叶上爬动
草叶晃动了几下,倾斜着
草叶太小,它只能在边缘徘徊
无法摘到树上的果子
只能看着夕阳像杏子一样在地球的边缘滑落
一群下班的打工人的背影连成一片夜色
2017.5.16于上海
一张狗皮
血和肉都被车轮舔了个精光
它贴在路面上,成了别人的路
又一只流浪的小狗走到它的旁边,闻了又闻
那时,我走在路边,穿着和那张狗皮颜色一样的衣服
2016.10.9于上海
三十八度下的修路民工
太阳像块烙铁压在背上
透过睫毛上的汗水什么也看不清
白花花的路面,升腾的热浪里
铁锹无法支撑摇晃的身影
就像去除心肝的鱼在热锅内翻去翻来
2016.7.24于上海
一只燕子
工厂院内,一只燕子
紧紧抓住的电线若有若无
身子是湿的,我也看到了刚才的雨
它格外瘦小,没有老家的燕子那般活跃
偶尔伸一下翅膀,梳理一下凌乱的羽毛
就像生产线上的工友
扯一扯贴在身上汗透的工衣
2016.7.3于上海
擦皮鞋的男人
熙攘的人群中,他俯下身子
好像希望只能放在膝盖以下
其实我是从来不用别人擦鞋的
这次,没有拒绝
他应该做了很久,动作很娴熟
对于褶皱得像我额头一样的鞋面他非常用力
我知道他并不能磨平什么
那些沟壑上的结痂如同能压住命运的大印无法摁平
但还是抹去了鞋上的灰尘,我也仿佛被他清理了一次
他穿着老家的布鞋,脸上落满灰尘
2016.3 .22于上海
出租屋
一座老式房子,离城市的高楼不远也不近
门口一条小路,很窄,像刀刃
通往工厂、菜场和那种只坐着几个妖艳女子的地方
床也会很窄,疲惫的肉体很难翻身
墙上会贴着各种退了颜色的报纸
每一茬房客都像那层被后来者揭掉的纸
没有人会记住他们,更不过问去了哪里
这里多是夫妻,工友或者姘头
房客们上班后,院子里只有房东养的一条狗
跟着房东悠闲地晃来晃去
节假日不知算不算热闹,会有人聚在一起喝酒,赌博
会常常听到他们在电话里说些听话,保重之类的
有一天,一对夫妻接到电话,嚎啕大哭
后来听说,母亲没能保重,死了,嘴和眼都张着
2015.10.15于上海
作者简介:马芹永,网名瘦马。1970年生,安徽濉溪人,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在安徽省广播电台发表处女作诗歌《井》。诗歌上认为真是诗歌的生命。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