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佳节忆旧梦》
作者:梦锁清秋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是新年后第一个月圆夜,所以历代民间对这一节日都很重视。
元宵节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像北京一带猜灯谜,舞龙舞狮,安徽一带有荡秋千,撂火把,挑灯笼等民间习俗。而我的家乡黑龙江是人口杂居的地方,解放初期涌入了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其中最多的还是山东人。所以元宵节的习俗融入了各地习俗。

从我有记忆开始,每年的元宵节,小孩子们最盼望的是吃妈妈用油煎的元宵,馅里面是青红丝加糖的,咬一口,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白天去大街上看扭大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的……好不热闹。

妇女们三五成群地去大河里滚冰,谐音滚病,祈求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太太平平。
暮色苍茫,家里有故去的老人,亲人们就去坟茔地送灯,我们这里家就近的大多数都是送冰灯,头一天晚上装一大桶水,在院子里冻,当冰层大约有十公分厚度了,就在水桶里的冰面上面凿一个小口,把水倒出来,冰灯就做好了,然后把蜡烛放里面。远道而来的就用电池连上小灯泡照明,但是光很小。也有的人家拿一个罐头瓶子,里面放上蜡烛。晚间放眼望去,山坡上星星点点,像满天的星斗。阴间也是万家灯火。

夜幕降临,家家院子里用十几米长的松木杆挂起了灯笼,小孩子们挑起灯笼满街乱串,笑声响彻云霄。青年人去大河上,用汽油浇上大圈,点燃后举行篝火晚会。也有的是从家里拿来的罐头瓶子,里面放上蜡烛,围上一圈,唱歌跳舞,玩到尽兴而归。
这只是几十年前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家家住进了楼房,夜晚大街上张灯结彩,霓虹闪烁。广场上每天夜晚灯火通明,一部分人去广场跳舞,一部分人沿街散步。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宅在家里玩手机。
多元化的社会,能满足人精神需求的方式很多,比如:手机上网玩游戏,打扑克,玩麻将,玩抖音,火山小视频。手机K歌,像我,玩配音秀,荔枝朗诵等。
过去的习俗一去不复返了。不知为什么,我还是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总编;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