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一、赏秋色宜茶
午后,在客居的小村庄,出户坐在开着菊花的柴门外,面前是麦苗青青的田野,远处是迤丽起伏的南山,眼前的景象是有意思的。山上红枫林经霜而红,与杂木林五彩斑斓的颜色两映成趣,刚好有成群的白鸥飞入林中,其情景是美妙无比的。因为恰是午后,日高人渴,饮一杯下午茶——普通的毛尖、铁观音、碧螺春皆佳,太名贵反而失掉野趣,与高友散淡而谈,则是好的;若是一个人独坐,吟一句“禅心野趣两悠哉”,也是好的!

六十二、陈仲举礼敬贤人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记: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鄢陵生案: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六十三、自由女神的原型
据新华社微特稿称:纽约哈德孙河入海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为美国的象征,其原型为一名阿拉伯妇女。1869年,埃及政府公开征集建造苏伊士运河灯塔方案,法国著名雕塑家巴特尔迪设计了一个埃及妇女身披长袍、高举火炬的巨型雕像,取名为“埃及(或进步)给亚洲带来光明”。1870年,巴托尔迪在此基础上,开始设计自由女神像,取意“自由给世界带来启迪”。1886年,为庆贺美国独立100周年,法国政府将建成的自由女神像赠送给美国政府。

六十四、当年计划生育口号
1、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出来!2、该扎不扎,关人做押!该流不流,扒房牵牛!3、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4、一人超生,全村结扎!5、该扎不扎,见了就抓。6、宁可家破,不可国亡。7、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8、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9、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10、一胎生,二胎扎,三胎四胎——刮!刮!刮!11、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12、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13、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14、对违法生育者要依法弄“痛”!15、逮着就扎、跑了就抓。16、超生长痛不如短痛,一刀落去全家轻松。17、东南西北任你走,计划生育追到头。18、今日逃避计生政策外出,明日回家一切财产全无!

六十五、胡太后多情
姜书阁、姜逸波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记:北魏胡太后宠幸名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杨少有勇力,容貌雄伟,后因惧祸而率部曲南投梁朝,更名杨华。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炼彼蹋足歌之,声甚凄惋(《梁书》)”。其辞曰:“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帷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华入窠里。”鄢陵生叹曰:以太后之尊而率意作歌,可谓多情矣!此事虽淫亵而情真,非鲜卑族女子而不能如此也。

六十六、香乳暖手
古有香肌暖手,事见《开元天宝遗事》。余年轻时,有一女友,每每冬日,骑车十八里赴会,该女则解襟拉手,至其双乳,为余暖手。其多情如此。此与岐王事同,而情分各异。盖岐王以其至尊,少女不能拒之;而余之女友,缘于情感相悅,主动相邀。如此,则余曾有艳福胜过岐王矣!

六十七、杜甫作诗之法
清代余怀《三吴游览志》记杜甫作诗之法,颇可一览:曰“熟精《文选》理”,言作诗必宗选体也;曰“李陵苏武是吾师”,言五言必以苏、李为楷模也;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又曰“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言作诗必以庾、鲍、陶、谢为源流也;曰“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言词气虽本汉魏,犹必上溯《风》、《骚》也;曰“晚节渐于律诗细”,言律师对偶须精,不可草莽也;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言措辞命意最忌平庸也;曰“转益多师是汝师”,言递相祖述能自得师也。余怀文末叹曰:“老杜明明教人以作诗之法,人习焉而不察耳。”

六十八、垃圾曾经是宝
余童年时,垃圾是宝。一般生活垃圾,破布、烂棉线手套、塑料、骨头、铁、铜、铅、铝线、碎玻璃、书报废纸、纸盒子、泡沫板等等,皆可以回收;废品回收以后,煤渣、灰土等,经铁筛子筛过,以人粪尿搅拌均匀、经冬沤透,至春天作为肥料撒入麦田、菜地,犁过、翻过,融入泥土,地力犹足。是故,生态环境自然循环而无污染,河水、泉眼、井水,皆可以直接饮用。

六十九、梅花传书的乐事
九九将尽,浦上梅花开的时候,吟一首绝句,中有“一树梅花向人开”的句子,题写在印有红梅图案的明信上,寄给远方的好友,是有情义的。得了友人的回复,是依韵奉和的诗,亦是题写在竖写的彩笺上,也是一件乐事吧?不但如此,友人注明的看花的日期,竟也是自己在浦上看花时的感悟,更有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味呢!

七十、书页里的青枫
翻看《秋天的音乐》一书,一片干的枫叶飘然落下,捡起来细细审看,枫叶犹自带着泛青的颜色,不禁记起来是那年在青枫浦上,偕游后共读时蘋云从树上摘下来,特意夹在书页中的。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云:“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而今,枫叶犹青,而幽明两隔,音容茫茫,更不禁愁情萦怀。人生之脆弱,有时竟不及一片青青的枫叶吗?

作者简介:胥琰,1961年生,洛阳老城人,祖籍鄢陵。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作协理事,中学高级教师。著有抒情诗集《永远的蝴蝶》,散文随笔集《人生若雪》,诗词集《心动时分》,中短篇小说集《城南地》,长篇小说《蜂国》。短篇小说《五更钟》获首届华夏作家网杯《中华文学选刋》文学大赛优秀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