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好丈夫何学治
……十多年前,因妻子的一场大病,打破了何学治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平静。然而,作为丈夫的何学治,面临可能一辈子都瘫痪在床的妻子,选择了永生陪伴和照顾。何学治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家境贫寒,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更没有回天的医术,可是,他却十多年如一日地陪伴和照顾妻子,用一颗为妻子奉献一切的爱心,诠释了人间难得的大爱与感动……
……何学治,是洛宁县东宋镇照册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好的家教,和自身好学上进的努力,顺利的上完初中。在学校他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学校和方圆村子里享有很好的口碑。何学治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姊妹多,经济条件差,就没有再继续上学,而是早早的成为一个庄稼汉。后来经媒人介绍,他和曾经同校的女同学赵彩霞组成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小家。

何学治和赵彩霞婚后极其恩爱,并本分地种着生产队分给的十多亩田。他们春种夏管,秋收冬藏,不但自己能丰衣足食,而且还常常孝敬父母,接济邻里。他们小两口虽然作为农民,只能过着土里刨食的累日子,然而他们本分无怨,满足幸福。乡亲们都羡慕他们,学习他们。
后来,改革开放的形势越来越好,农民外出打工挣大钱的机会也悄悄的来到了照册村。为了使这个小家过得更好,赵彩霞就鼓励丈夫外出打工挣钱,家里的十多亩田地,自个儿扛起来干。这样一来,她的丈夫何学治就在黄门和新郑等地开始了务工挣工资的生涯。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很快就为这个小家凭添了不缺粮不缺钱的幸福时光。

可是,十二年前的一个中午,赵彩霞在玉米田里收玉米的时候,突然感到很不舒服,因就赶紧回家,刚进门眼前一黑,就一头倒在地上。而后在医院一住就是大半年,虽然恢复生命体征,可是再也站不起来了——她重度瘫痪了,并且很可能一辈子就难以再次站起……
这时候,他们的几个女儿也相继成家,赵彩霞瘫痪在床的照顾重担就落在了女儿和女婿们肩上。为了给赵彩霞治病几乎花光了他和女儿们的多年积畜,使他这个本来富裕美满的小家迅速跌入特困。

就在这个艰难当儿,还在外地工作的何学治有天突然面对随身携带的结婚照,给赵彩霞默默地说“彩霞,我们结婚时,我曾对你承诺‘无论是你生老病死,我都要爱你如初,都要陪伴你一生,相濡以沫……’所以请你谅解,我要辞退这份来自不易的工作,重新回去当农民,守在你的身边,为你端屎端尿,洗脸擦身,寻医治病,我一定要你重新站起来……”
第二天,何学治就向公司领导递了辞呈,扛起铺盖卷回到了赵彩霞身边,形影不离的守在了妻子身边。何学治回家后,让女儿女婿外出挣钱,而自己一个人肩起了侍候妻子的重担。

何学治在家照顾妻子期间,除了病情发作到县医院治疗外,还不断地在方圆百里内寻找民间单方和草药。白天他为妻子熬药喂药,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夜里他每天坚持为妻子用药水泡脚洗脚,修剪脚趾甲,并且最少三天烧热水为妻子洗一次澡。为了给妻子节省一点治病钱,他当年没有给妻子买轮椅,而是用自己的脊背作了妻子的“轮椅”,妻子烦了,他背着在村道上转悠,冷了,他扛起来,把妻子扛到太阳底下晒太阳……为了让妻子有个好心情,他还一改过去不爱读笑话书的习惯,经常托人找些幽默风趣的笑话书刊,为妻子读和讲,常常让病痛难熬的妻子破啼大笑……之外,他还为了让妻子能够实现重新站起的愿望,就多方学习康复知识,遵照医嘱,定期定时为妻子做康复训练……作为丈夫,为了妻子早日康复,他几乎不放过一星一点有利于妻子康复的事情。十多年来,他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离开过妻子一晌半日。那个曾经如一棵大树的壮汉子不见了,他腰佝偻了,面孔沧桑了,头发也早早花白了……
然而,赵彩霞却在他十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下,彻底颠覆了医学上难以避过的“短命”“判决书”,温暖的活下来……

我们常常会欣赏“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人爱价值观,更是努力提倡忠信、仁爱的社会价值观,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可是,何学治这个没有做英雄经历的农民汉子做到了。他不仅用一个朴素农民的阳光大爱,保暖了一个曾经病魔中无望的妻子,使她温暖的活着……而且还让这个世界多了一线阳光的至纯至爱之美……

现在何学知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已成为美谈,人们都赞美他,学习他,称他是洛宁好男人好丈夫。当地政府也把它作为一个特困户进行扶持。何学治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都要陪伴照顾好妻子,让她活得长久,活得温暖……

作者简介:宋殿儒,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世界日报》、《当代小说》、《小小说月刊》、《青春》、《椰城》、《吐鲁番》、《文学月刊》、《农民文学》、《新民晚报》及中央刊物《紫光阁》《中直党建》《中华魂》等国内外四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现在洛宁县广播电视局做记者编辑。


识别二维码天天抢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