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过年
文/张艳琴
听到“哐”的一声门响,我欣喜若狂:啊!儿子回家了!猛地把被子一丢,扔下正在房里和我一起铺床的丈夫,一个人“蹬蹬蹬”飞快跑向客厅,恨不得一步跨过从房间到客厅的那几级台阶。老公焦急地大声喊:“慢点,别摔着!”望着站在门口红色脚垫子上经过舟车劳顿有些疲惫的儿子,我激动地大声说:“儿子,你终于回家过年了!”
我飞奔过去,恨不得一下子把他抱住。儿子见状,抿嘴一笑,亲切地叫了我一声。我跑到他跟前又有点儿羞涩了,赶紧帮他找拖鞋,拿完拖鞋又抢提包裹,可太沉只得放下,然后傻傻地紧跟在他身后,问长问短。
早在回家的二十多天前,儿子来电说:“妈妈,没有抢到回家的火车票,口袋里又没啥钱,今年就不回家过年了!”我一听非常沮丧:“去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又不回家过年?没有钱也不要紧呀!”
生活都不容易,在外打拼的儿子尽管在我的眼里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他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可他还不懂为人父母的心,我们怎么会看重他到底挣了多少钱?以前开玩笑要他存钱,过年回家就拿钱孝敬我,其实主要是督促他上进,学会打理生活,学会尊老爱幼。
那段时间,我是多么想他回来,连做梦都想啊!我时不时打电话催他回家过年,他都说买不到票,没法回来。碰到熟人问我儿子会不会回家过年时,我都是弱弱地说他没买着车票。
过小年的头两天上午,我正在忙着打扫卫生。儿子打来电话:“妈,你真想我回家过年吗?我过几天就回家。”我说:“儿子,我怎么不是真想你回家过年呢?那是份母子的血缘之亲啊!”我生怕他耽误工作,又说:“你怎么有这么长的假期呢?”他说他很想回家,再过几天更无法买到票,就请了几天年假。听他这么说,我才放心。
儿子说:“现在有一张从上海到萍乡的票,不过是一等商务舱的,很贵。”我说:“太贵了,你再找找有没有其他便宜点的线路。”他就在网上找,首先找到一张从上海到玉山的,可是从玉山又没有到萍乡的票了。他又找了好久都没有买到票。他说“:没有了, 要不,今年我不回家了。”说完,他就把电话挂断了。我听后,有点悻悻的,继续打扫卫生没有再理会此事了。
忙碌了一会儿,我突然想起自己二十年前过春节的情形。
春节,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从中国特有的“春节潮”,就可以看出这个节日的重要性。除夕之夜,万家灯火通明,亲人团圆守岁,发压岁钱,驱赶“年兽”,祈盼来年更加平安、幸福。在那天,每一个漂泊的游子都盼着回家过年,每一个父母都等着子女回家过年,每一个妻子都渴望与丈夫团圆啊!
刚结婚那几年的春节,为了与守卫祖国南疆的丈夫团聚,我年年挤绿色火车。后来,我带着儿子随军了,在异乡就想着父母。那个时候,春节回一趟家比现在更艰难,一般卧铺和座位票是买不到的,要上车只能买站票。很多时候,旅客上不去,就只好爬窗户挤进去,在拥挤得挪转不了身的火车厢中一站就是一二十个钟头,那份辛苦真是无法言说!
有一年快到春节时,我和老公商量不回老家,自己安排好过年。在家乡,一到快过年了,那种过年的氛围逐渐浓厚。往往过小年之前,就听到孩子们玩刮炮的响声,响声越密集说明离除夕越近。而在那个工作的城市里,他们过年与我们家乡有区别,放鞭炮的极其少,没有腊肉、腊肠和用红米八角粉腌制的鱼块。我感受不到家乡过年的味道,而最主要的是少了爸妈的味道。大年三十除夕夜,若在老家,一家人吃完团年饭就坐在火炉房里烤火,可在异乡,只能守电视机,更不用说能看到在夜空中闪现的烟花了。大年初一起床是睡到自然醒,不是鞭炮声催醒的,门口没有铺成红地毯似的鞭炮纸。吃完早餐没有事情做,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拜年,这里的朋友真的少到没有地方去。
这个没有父母亲和兄弟姐妹在身旁的年过得实在是枯燥,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跃在头脑中,我心里的波涛翻涌:想回去,想回去了,我们该回去过年!只有在那个时候,才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笔下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那种思念亲人的感情是如何的真挚和深切!
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儿子放下电话之后的那种无奈,那种思乡的痛苦滋味,心里非常难受!
一年到头难得回家团圆,何不让他买下票呢?若要儿子转几趟车,无异于我们那时候坐车了,我真舍不得让他那么艰辛奔波啊!想到这里,我鼻子一酸,眼泪盈满眼眶……若他不舍得出钱买,那我就来帮他出吧!这一点钱能够平复一下这种思乡的情感,让我们一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又算什么呢?
我连忙放下抹布拿起话筒,喉咙硬硬的,差不多哽咽着催促他买票。当听到他说那票已被别人抢走了时,我心里难过极了,眼泪直流下来,责怪自己太吝啬,为什么不早点想通?
他好不容易买到一张从上海到长沙南站的高铁车票,当在微信上展示这张票的时候,我才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不,他过小年那天就回家了。
像以往一样,除夕夜,吃着父母做的热气腾腾的团年饭,有说有笑,一家人喜气洋洋。儿子大碗盛饭,大口吃肉,吃得津津有味。我家漂泊的游子,回到梦中的家园,正尽情享受着家的温馨,陶醉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
饭后,我只见儿子的手伸进口袋,不知摸啥?突然,他摸出几个大红包,给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一人发一个。咦!想不到他今年怎么这么大方?这是以往没有的事。我非常高兴,儿子真的长大了,尽管手头拮据,还是懂得尊老爱幼了!
初一那天,我们去给婆婆,还有丈夫的兄妹家拜年,儿子也给他们尽到自己的心意,他们都夸他长大了,懂事多了!
初二那天,在从娘家拜完年回来的路上,我和儿子坐在车后座。儿子说有点困,我让他躺下,他的头枕着我的腿睡。这么近距离接触儿子,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着他的额头,想起他小时候就是这么让我在他睡之前轻轻抚摸着他的额头,嘴里唱着: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然后慢慢进入梦乡的画面,心里一阵温暖……
我的手又轻轻地摸着他浓密卷曲的发梢,突然,有几根刺眼的白发从乌黑的头发中闪了出来。儿子竟然长出白发了,才二十来岁呀。这不知是怎么回事?我的心沉甸甸的,不知他是在外面打拼太辛苦,营养不良,还是为思乡而愁出来的?
我想起在娘家吃饭的时候,父亲问儿子,说:“你找了女朋友没有?”儿子说:“还没有。”老公说:“你怎么还不找呢?”儿子说:“哎呀,不要问了,好吗?”其实,我知道这是儿子目前不想别人问的问题,也是他们这代人这个时候所面临的问题,他们最怕父母让他们带女朋友或男朋友回家过年了。谈谈工作,不用说我也知道他会认真对待,会努力的。谈到挣钱,就让他词穷。本想多挣钱,但年轻还不善理财,挣得一点儿钱要租房、吃饭,或丢到股市等地方用去了。回一趟家也不容易,真是难为他了。
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中有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知子莫若母,近乡情更怯的复杂心情,估计儿子就会有的!我心里默默的说:儿子, 你辛苦了!谢谢你能回家过年!不管你在外怎么样,我和你父亲永远在家等着你!人生之旅不会一路平坦,你要勇敢面对!不经风雨,哪见彩虹?今后要更加努力!
今天,儿子坐凌晨两点多钟的车去上海,又开启了他新的征程。临行前我交代他:“出门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要平平安安 ,健健康康!无论走多远,家是你永远的港湾!记得一定要回家过年!”儿子一一答应,劝我们不用担心。
我站在楼梯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侧耳倾听远去的脚步声,心想:下次回家,又该是过年吧?我知道,儿女长大,必须离开自己,去历练,去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我也知道,天下的父母亲都会有着像我一样送儿女踏上征程的感人场面,但是那一刻,我还是泪流满面……
作家风采

作家简介
张艳琴,女,笔名若绵,网名冰灵。本科,小学特高级教师。曾获市区级荣誉称号。安源区作协理事,赣西文学学会会员,萍乡市辞赋学会常务理事。爱好较广泛,喜欢唐诗的浪漫、宋词的婉约、新诗的朦胧和散文的清丽,还喜欢筝音的空灵、瑜伽的柔软和户外活动的开心。有文学作品发表在报刊、网络上。
《赣西文学》城市头条
主办:赣西文学学会
主编:漆宇勤
执行主编:周兰萍
编委:一池飞雨、山月、刘华、刘志如、刘鑫、李林峰、钟敏超、秋湫、秦先凤、敖有邦、敖桂明、梁鹏、紫溪、赖咸院、亦亦
投稿邮箱:ganxiwenxue@126.com
赐稿请附作者简介和生活照若干
优秀文章在公众号推送后还将向纸刊推荐
赞赏50%给作者,30%城市头条扣除,20%用于《赣西文学》纸刊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