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菜园子里,藏满了四季的风景,有春的生机,夏的绚丽,秋的硕果,冬日的美丽。一垄垄小葱,一行行的韭菜,一串串的西红柿,和挂满枝头的黄瓜、豆角。园子的南头有一棵很大的核桃树,四周的篱笆是向日葵花和夹杂着的指甲草花,叶茎绿油油,花朵粉嘟嘟,果实满当当,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展示着生命的绚丽,唤来蜜蜂嗡嗡传唱,亮出了劳作的艰辛。
母亲一生没有离开过乡土,她眼中的高度就是房子后面爨(cuàn)坡和爸爸的背影,母亲一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生母,几经转折最后有好心的舅父,也就是我后来的外公收养,不到16岁就嫁到了比自己小三岁的父亲家,当时爷爷奶奶早已过世,这个家只有两个姑姑和父母相依为命。

母亲一生的辛勤劳作。在岁月洗礼和病魔摧残的双重打击下她那挺直的腰背过早地变得佝偻,从此高大的身躯只有靠坐在一个竹凳子上生活,母亲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菜园子里度过。春天来了,母亲忙坐在凳子上施肥、浇水,每一株菜苗的破土而出,都能唤来的母亲的欣喜若狂;夏天来了,母亲忙着打枝、拔草,让正苗茁壮成长,黄瓜花开了,母亲小心翼翼的看着,甚至不敢高声说话,母亲 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黄瓜开花时手指不能指它,话不能多说,要不就会开狂花,不接果实,当黄瓜挂满架子时候,任我们怎么说,怎么吃,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后来就是西红柿了,当时这个种子是父亲从城里带回来的,那时候叫“洋柿子”,父亲告诉母亲说这个东西是外国货,开多少花结多少果,母亲听后相当兴奋,洋柿子这东西确实产量高啊,把枝头都压弯到地上依然是红的红,绿的绿,大的大,小的小,生机勃勃挂满枝头,园子里永远充满绿色,充满鸟声;村子里人从这里路过,母亲总要让人家带些回家,刚好离我家菜园子几十米的东边就是一条通往大山的路,每天下午路上总有络绎不绝的采药、拾柴、砍木人路过,认识的不认识的,母亲总要让人家停下来,歇歇脚,吃些洋柿子,母亲常说:这东西解渴又充饥。母亲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常说的话:有东西给别人吃了填个坑,自己吃了是个坑。

母亲是一个旧社会出生的乡下女人,自己没读过一天书,婚后又供父亲读书,父亲多才多艺,能拉会唱,好打球,母亲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无怨无悔,空闲了听听父亲唱戏拉弦子,后来父亲到县里工作,母亲很艰辛,但也很欣慰......

由于岁月的艰辛和病魔的折磨,母亲过早的走了,当年母亲只有40岁,迄今又过了40年了;母亲走了,她走的是那样的不情愿,那麽的不甘心,因为她有太多的留恋和牵挂,姐姐当年14岁,弟弟5岁,1岁半的妹妹也送养他人,但是母亲在弥留之际,脸上表现出的是那样的和蔼和那样的坚强,最后母亲还是满脸泪水永远撒手而去了......

母亲走后不久,我就踏上了“闯关东”的路,北大荒我一闯荡就是10年,10年后,我踏青返乡,唯一的念头就是以冲刺的速度飞奔到母亲的菜园,在这片蕴满母亲情怀的菜园里,追忆着母亲,一场场一幕幕,母亲又清晰的再现在眼前,“母在世,不远游”,母亲,我回来了!你可看到我?母亲,你在天国还好吗?还好吗......

作者简介:杨玉瑛,河南洛宁人,微信名称(芳草碧天),从事律师工作三十余年,洛宁县首位女律师;荣获河南省首届十佳法律援助律师荣誉称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长期担任洛宁县委,县政府和多个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之余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


识别二维码可以领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