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欢 来 了 ——新蔡北漂作家郑在欢回乡侧记

第一次听到郑在欢这个名字,是孙希彬在我家提及的。他说我县栎城乡有一位北漂作家在京城声名鹊起。当时,我就感慨:大蔡州真是藏龙卧虎。

第二次是古道热肠的省作协会员、师友陈庆国郑重向我提起的郑在欢。他说:“亮弟呀,你写小说,要努力争取让作品走出去。咱新蔡的九零后小说家郑在欢,在北京拼出了名气。市作协刘康健主席对他的小说极为推崇。他的作品你要读读,相互借鉴。你们要相互联系,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陈哥作为家乡文学界的一棵大树,始终就抱着一个愿望——把枝上欢跃的鸟儿放飞天宇。

第三次对郑在欢耳熟能详,来自于梦圆。培植老弟是一个梦想成为小说家的大厨。我俩文友,酒友,一见如故。一次小聚,酒杯还没端起,梦圆就眉飞色舞地给众人讲述起他刚刚网购的郑在欢《驻马店伤心故事集》里的精彩故事来。大家立刻对郑的小说展开热烈的讨论。不知是谁,突然间冒出一句“过年郑在欢一定会回来。咱们求陈哥运作,邀请小说家来个聚会吧!”提议立刻得到一致拥护。

陈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立即便把联系郑在欢的任务安排给美女作家张瑞雪与刘翠。没过几天,诗与远方群便爆出振奋人心的消息——郑在欢已经联系上了,他愉快答应了我群邀请。很快,郑大作家进了群。一时间,鲜花与微笑,各种热烈欢迎与祝福的话语还有表情包刷屏了。大家每日在群里热烈讨论着、期待着大作家的光临。

二零一九年一月最后一天(农历腊月二十六)一大早,陈庆国兄便在群内发出公告:明天上午,在蔡州食府二楼聚贤厅隆重举行欢迎在京作家郑在欢回家暨新年联欢酒会。空空群主已备好了美酒,欢迎所有兄弟姐妹的光临。届时将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群主发表热情洋溢的新年献辞,作家郑在欢发表小说创作感言,并与每一位群员面对面交流。读到公告,请立刻踊跃报名。

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诗与远方群顿时欢声雷动……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在这些报名的兄弟姐妹中,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县作协会员王彦君大哥。王大哥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诗评人,我本人敬仰他的才华横溢,于前一日刚刚通过希彬哥认识了他。我们相见甚欢,畅所欲言。征得他本人同意,刚刚把他拉进诗与远方群。新入群的王大哥因为跟群里众位朋友还不熟悉,特意给我打电话,说要求参加这次聚会。我当然很高兴。又通知了陈哥。陈哥立即回复我一句话:彦君是咱们大蔡州的人物,当然欢迎!

二月一日(腊月二十七)上午十点,我正在超市物。希彬哥便打来电话:你快来南海,我和陈哥等你喝茶。于是,我立刻中断了购物,恨不得腾云驾雾飞往南海。在南海别院门口,我与梦圆刚好碰头。我们俩一边1推门,一边不约而同地说:好兄弟心有灵犀,义气相投。

四人见了面,茶还没有泡上,就同时接到两个电话:群主与酒立马就到;彦君兄已经在蔡州食府门口等候。那还喝什么茶,出发吧。
我们六人进了聚贤厅,张灯、赵玉峰还有王伟便接踵而至。有一句话不得不说,在守时方面,男士绝对优于女生。

大家还在相互撕见,还在为张庙大桥是否堵车而担忧,突然,便走进来一位年轻人。我与他刚好照面。中等身材,穿一件湖蓝色带翻毛风帽的鸭绒袄,水磨蓝牛仔裤,长发,没有剃须,一看就是不修边幅的艺术家形象。
“这是诗与远方群吗?”
“你是郑在欢?”
“是呀。”
“奥,郑在欢到了!”我一边与他紧紧握手,一边激动地喊出来。
大家都围过来,热情欢迎大作家的到来……
众人一边让座,一边各自做着自我介绍,一边对归来的游子嘘寒问暖的当儿,柳茵、晓红、小翠、小莹、程磊、魏平、玉洁等七仙女依次飘飞而至。

尤其是刘翠最令人感佩。两个孩子年纪小,没人照顾,她就干脆带过来了。聚贤厅里的气氛立刻变得热烈了。仙女们有跟郑在欢握手的,拥抱的,合影的,说笑的……男士们一时间插不上言语。我在一旁恨不得自己是孙悟空,吹口气变出十多个郑在欢来。我迅速清点一下人数,不算孩子,十七人。脑子里灵光乍现:再来一位可就是十八罗汉了。

庆国兄提高嗓门喊:“看看报名参会的群友谁还没来,麻烦诸位联系一下。有人说,瑞雪还没来。有人说,联系了,正在路上。
又等待了大约几分钟,我们的张秘书长闪亮登场了。因为时间关系,大家一致决定不再等候。于是,宴会开始。首先是诗与远方群主赵煜华与陈庆国兄长热情洋溢的致辞。然后是郑在欢的发言。郑对诗与远方群的团结与真诚赞赏有加,对赵群主、陈大哥的热情周到深表谢意。然后,他重点提出一个建议:到诗与远方,我就是回了家。既然已是群中一员,在座的又都是师长或兄弟姐妹,大家不要再见外,就称呼我欢欢吧。

好呀,好呀。欢欢这个名字一叫,大家倍感亲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感瞬间消失。红酒、白酒,倒上了;亲情、激情燃烧了;心扉打开了;胸怀敞亮了……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飞……一个个脸蛋嫣红了,话说利索了,热情喷张了。大家一边让酒、斗嘴,一边还忘不了交流写作心得。

闪小说大家王伟来之前是做了功课的。他提议请欢欢从个人角度简单谈谈小说创作的经验。
欢欢是一个很健谈的青年。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的回答是如此简洁。他说:“这是我个人的创作感受,同时也建议每一位写作者都把它当做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创作。因为,如果你本人都对自己的创作没信心,那还怎么去创作?”

在酒喝高了的时候,听到这番话,似乎觉得很平常。但是清醒以后仔细思量,这的确是一位从少年时代打工创作,孜孜以求取得成功人士的肺腑之言呀!
王伟在给欢欢敬酒的时候,他们又从写作的意义,写作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交流。两位大作家见解出奇一致,那就是写作的拯救意识。

宴席终于结束了。欢欢也有了醉意。赵煜华群主因为还有重要的公事要去处理,必须离去了。陈哥因为连续数天的辛苦,身体实在感到吃不消,就安排我们几个送欢欢,他先回去休息。希彬哥安排刘翠用专车把我和欢欢送至政府史志办公室。书法家彬哥要挥毫泼墨为欢欢写幅字,以作留念。
等我们到达史志办,梦圆、王伟、玉峰、张灯等人随后也到了。我们扶欢欢在希彬办公室沙发上躺下,打开了空调。我依然担心他熟睡以后会冻着,遂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盖上。
希彬哥再打开一间办公室,破开场子,开始创作。俗话说李白酒后诗百篇,我看彬哥酒后成书仙。此时,他的行草好似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滞涩之感。他首先为欢欢写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写了“厚德载物”、“闻鸡起舞”等短幅。最后,应王伟的请求又写了长幅《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转眼已是华灯初上。欢欢村里的几位兄弟打来电话,他们开车在福万家门口等候,接兄弟回家。
年轻人就是身体棒。本来还在酣睡的欢欢,听到电话,翻身坐起,很快酒就醒了。因为游子思家情切,我们也不便再执意挽留。几个人把他送到福万家。欢欢与大家逐个拥抱道别。所有人激动得无语凝咽。大家最后就剩下一句话:明年再相逢……

通过这次欢聚,诗与远方群以她的热情友善包容款待了远方归来的游子。欢欢以他的直率与开朗给与宴群员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交流,大家觉得文学创作的道路更为宽广,刻苦钻研、锐意创作的理想更为坚定。
诗与远方是大家共同的梦想与追求。
让我们肩并肩一起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