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驿 赋》
文/萧兆钧(重庆)
夫梁平袁驿者,千年驿站之地,大道通衢,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物阜民丰,风景卓异之古镇也。东依竹海,连忠万而襟带三峡;西接大竹,临广安而翘首华蓥;北邻达州,登巴山而捷足三秦;南抵垫江,越长寿而直达乌江。官道纵横,乡路如织,驱车驰骏,四通八达,任意东西。至若兴山巍巍,刺竹猗猗,龙泉冽冽,黑潭幽幽,碧山镇水,美景历历,风物眼量,信步游心,良多慰藉。而或四季景明,碧烟萦树,古河纠缠,人流阙潮,供市喧呼,写意繁华,殊堪画图。维斯时也,睹丹凤之朝阳,驿栈多不速之客,宛辔流连;慕王爷之登楼,紫云醉落霞之辉,觥筹交错;观犀牛之望月,响滩影天门之云,飞瀑如歌;仰熠熠之佛光,宝珠承南天之碧,紫气东来。美哉袁驿!寓情市井,放心山水,优哉游哉,风水呈祥,佗驿可乎。
更方今之时也,山河依旧,气象更新。市级小城镇、市经济百强镇、市商贸中心镇,一镇独揽,名实双馨。高速国道县路次第,新老三道骨架结构,四街五路一巷格局,科、教、文、卫齐飞,工、商、农、牧共荣。老街有古朴之色,新城多现代之气,曲巷飘豆干之香,坦途驰香车之轮,长袖拂广场起舞,青衫拍河栏徐行,古道结黄昏之伴,公园多青春之人,市民殷富,闲暇多文,蒸蒸日上,古镇日新。呜呼!维吾镇也,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与时俱进,欣然如春,荆虹腾辉,焉不赞乎。
赞曰:古镇袁驿,渝东门户;比肩名驿,天下通途;物华天宝,绮丽明珠;天纵神笔,摛藻难铺。
《袁驿八景》
文/萧兆钧(重庆)
袁驿,俗称袁坝驿,地处梁平西大门,与四川大竹接壤,因古设驿站而得名。古时,官道穿街而过,交通发达,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更因八景聚美,钟灵毓秀,成为美谈。诗云:
袁驿坝上缀浅丘,
四围美景任遨游。
刺竹林前起丹凤,
响滩头上卧犀牛。
紫气东来宝珠寺,
晚霞西映紫云楼。
仙岩神宇碧山秀,
龙井甘泉黑潭幽。
读诗骋怀,美景历历,不禁脚底生风,游兴顿生。
“刺竹林前起丹凤”,即刺竹林(高石坎东北不远处)的对面,有一土丘,地名丹凤场,是古袁驿的发祥地,她像一只展翅飞翔的丹凤,灵动迷人。 袁驿中学B区,就坐落在丹凤羽翼的上面。
“响滩头上卧犀牛”,说的是:古家河蜿蜒流淌,经棺材峡飞流直下,下临一滩,名曰响滩;响滩滩面平阔,瀑落之处,横卧一石,宛如犀牛,栩栩如生;牛首东望王家寨,每当皓月东升,形成一景——犀牛望月,妙趣天成。
宝珠寺坐落于袁驿中学南面,与复兴山隔河耸立,十分壮观。据传,东大门上嵌有四字:紫气东来,每当旭日东升,阳光照在金色的字上,闪闪发光,紫气袅袅,吉祥如意,故曰:紫气东来宝珠寺。现仅存遗址,实在遗憾。
紫云楼是袁驿以前最高的楼,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即现在袁驿老街坐东朝西的王爷楼。该楼三楼一底,悬空而立,楼底河水潺潺,楼上人声鼎沸,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溢彩,“紫云楼”三字熠熠生辉。“晚霞西映紫云楼”,推杯换盏话春秋,闲暇登临,悠游自在,十分难得。
“仙岩神宇碧山秀”,内中包含两个景点,即神仙庙和碧山寨。神仙庙坐落在胜利村的一处石坡上,相传岩下有一石洞,翠竹掩映,清净幽邃,步入其间,顿然忘俗,恍如仙境。碧山寨在现在的碧山镇境内,其寨四周平阔,形如天马,遥视独特,十分秀丽。后人开山凿石,仅存一石,一柱擎天,险峻雄奇。
袁驿东北处有一片竹林,绵亘起伏,宛如游龙。据传,龙脐处有一泉眼,形如碗口,泉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美,四季不涸。后有一木匠,因嫌其小,饮水不便,遂“巧夺天工”,开凿如釜,结果弄巧成拙,从此,清泉枯竭,龙井寂然。
小黑潭是一座寺庙,在龙井寨的南面,被一条神秘莫测的小河缠绕,禅院因以得名。该院设计古朴典雅,佛堂整洁庄严,远看九珠连环,竹木掩映,风水极佳,是袁驿不可多得的避暑之地。
【作者简介】
萧兆钧,重庆梁平虎城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开始玩文学,笔涉诸体,兼擅翰墨,作品被多部丛书收录及典藏,部分作品被推荐为经典范文,主要事迹载入《中华民族文化精英》大型画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