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馒头
文/康斌
馒头,做为晋南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有手工馍和机器馍两种,馒头做的好吃不好吃,那要看你是否在馒头上用了功,现在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为了省事,都是吃用机器做,蒸汽机蒸的馍,其发酵是酵母粉发酵的,蒸的馒头是快且好看,但吃起来不好吃,而且不能放置,超过一天就发酸了,而且嚼着生硬不劲道,非常难吃。最爱老妈蒸的馒头,哪怕放凉了咬一口酥馍也好吃。揉好的面,筋道,剥起来一层一层的,又好看又有嚼劲儿。
下面介绍下老妈的手工馍,堪称完美,简直一绝。手工馍特点是劲道有嚼头,其工序复杂,蒸一锅馒头是要耗费很大体力的,看到年迈的母亲蒸完馒头时,精疲力尽,甚是心疼,真想把她的手艺给学下来。
一、老妈的馒头制作,传统工艺的施展。
手工馍的制作是用干酵粉发酵,其材料是用玉米面制作而成,至于怎样制作,光是看母亲做,但没有学会。把做好的干酵用温水浸泡10—20分钟,然后按比例掺入面粉,揉成团放在25到28度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冬季一般要5到6个小时,夏季一般两三个小时。发酵好的酵母又一次按比例揉成团,分成几段,用力把分成段的面进行三次到五次的揉,揉好后分成一个小馒头,然后又一次进行发面,待所有的工序完成后,搭上大铁锅用柴火烧制30分钟蒸熟。
二、其方法一样,但味道独特,堪称一绝。
虽说是手工馍的制作工序都一样,但蒸出来的馍头味道可是不一样的。也许是老妈二三十年蒸馍头的历练,蒸出的馍头色泽鲜亮,外型美观,堪称一绝。特别是刚蒸出来的馒头,配上油泼辣子,咬一口,顿时从嘴里输入到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激发出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唤起一道舌尖上的美味。
三、老妈的馒头,成为传递亲情的纽带,让爱得到延伸。
在学校的几年来,吃的是灶上的饭,和大家一样,吃的是机器做的馒头。每当放星期了,吃上老妈做馒头就是香,到学校后总要带上三五个,用电饼铛烤一下,以免晚上值班饥饿时充饥。妹妹在运城上班,隔三差五的也要回家带些馒头。吃上老妈做的馍头,感觉是充实的,是有劲的。做人如做馒头一样,要踏实,不要因为繁琐而去走捷经。你偷工减料了,做出的味道是不会骗人的。
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妈的馒头是传递爱的延伸,是传播正能量的源头。老妈的馒头,是召唤子女回家的灵丹妙药,缺少了它,似乎人生缺失了一份关爱,一个敢于奉献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