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年味
一壶暖茶
过年了,现在过年和小时候过年的味儿总是不一样,似乎缺点什么,似乎找不到过年的感觉。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心理变化造成的?还是每一年和每一年确实不同了,年味儿也在悄悄地改变或者找不到原有的感受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味变化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潜移默化不可阻挡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味儿能不变吗?!
小时候过年是为了那平时吃不到的香味,甜味,美味,……都集中到过年的几天才能享受;小时候过年是为了那一身新衣服,从上到下装扮的换然一新;小时候过年是为了那痛痛快快的放鞭炮,没有雾霾和禁放;小时候过年是为了骑着自行车接二连三的走亲戚,访朋友;小时候过年是为了那一份期待和期待降临前的忙碌……
于是,现在过年找不到那个年味深长的感悟了,大超市里各种吃穿用的随时可以去买,少了稀缺感;现代科技有了互联网,有了智能化等,交流不再非要见面了;距离也不再是问题,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等使一切变得容易和便捷;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很多变化,情感交流不像过去那么直接和简单;不再有那么多期盼了,年味也就渐渐地被淡忘了或者不像过去那么浓烈了。
年味找不到了,文化传承没有了载体,生活也就少了很多意思。还是想回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那个有滋有味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