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诗生活】娱人马头 ‖ 诗六首
【诗生活】娱人马头 ‖ 诗六首
精华热点

小年
文/娱人马头
那时候,过年很是辛苦
爬山涉水不为过
小年前后,开始忙碌
我们哥几个,各司其职
登高的,顶棚焕然一新
窗玻璃擦得,跟8K电视有一拼
展现一组组欢乐场景
洁白的窗纸与红窗花
结伴,看着都舒坦
还有炉坑要清空,白菜土豆要安抚
约上小石磨,择日上门
自家的磨刀石也可节省别家的砍柴工
还有江米黄米要经洗礼,小石磨才让升华
成品一黄一白,使垂涎狂奔
督促杏核献爱心,苦尽甜来
咯吱还得深造,才成金丹
购年货的,起的比公鸡还早
排几个长龙,还得斗智斗勇
票证递过去,石头就落地了
喜悦就把年货包裹
春联总是踊跃,站在耀眼的地方
一身的吉祥,透着心愿
妈妈是多面手,屋里屋外都有她的身影
举手投足,都是总导的范儿
哥几个火急火燎的
就是准备鞭炮,去掉晦气
装饰绚烂,展示憧憬
将大戏推向高潮
在小弟家过年
文/娱人马头
一过,就是十八年
自从老娘搬到小弟家
春节就紧随而去
老娘,大不如从前了
年的大戏,已由儿女担当
儿媳们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
最忙的是小弟妹
上有老下有小,皆大欢喜
踏着宾至如归的云,呈现八仙过海
两弟弟也露一手
口吐莲花,微信忙去收藏
我是个看客,吐槽结成花儿朵朵
看,锅上飘着老味道
盆碗也有新阵容
传统与时尚比肩,一幅国色天香
看春晚,放鞭炮
在间隙。时事及历史也会串演
茅台的热烈,使年三十更加梦幻
老娘,走了快七年了
小弟家搬到中关村,哥几个
在那个舞台,热闹和吉祥持续上演
过年的记忆
文/娱人马头
矿区的土炕
温热隆冬的一角
低吟浅唱的小石磨
拉开过年的序幕
已成小帮手的我
助推小磨盘,在快乐的轨迹飞奔
奶一样的瀑布,在巧手下
以年糕贺岁,以炸糕迎宾
炕上炕下,都有母亲的身影
精致的造型,腊月舍不得离别
香喷喷,引得百花嫉妒
荤素二重唱,已是矿区的奇观
出门拜年,携带母亲的制作
正月一路欢笑
多年以后,还能听到咂摸声
千言万语,塑造出天使的模样
最爱元宵
文/娱人马头
度过七个本命年的她
还是特别喜爱粘的,总想
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元宵是最主要的敌人
眼下,一拨拨的儿女
一拨拨的孙子
一拨拨的重孙
把正月弄得黏黏糊糊
这老太太,还嚷嚷
自己做元宵,自己做的多好啊
团圆当糖心,热闹为粘合剂
像个大雪球,冲进儿孙的家
新春,记忆的烟火
文/娱人马头
那时候,零花钱就是梦中情人
电影院可以敞开胸怀
小儿书可以扩建朋友圈
舌尖可以满足
一下小小的欲望
过年浮现,零花钱又攥出水来
二踢脚,可与嫦娥说个话
大红鞭,轰轰烈烈送来喜庆
咳,只有小红炮垂怜
年夜饭一过,一阵风似的
助推胡同的热闹
倭瓜梗成了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小红炮绽放欢乐 大哥哥的
麻雷子,将年举得高高
矿工的大手,打造春天的花
看到鸟巢的烟火升起,就想起
小红炮 扣开那扇门,走入绚丽的梦境
紫禁城的“过大年”
文/娱人马头
在单霁翔感召下
在张国立澎湃的涛声中
随人流,我登上了午门
午门,形若朱雀展翅
贺岁迎祥时,“朱雀”更显艳丽
五百岁的“朱雀”,五百个花样年华
秦琼与尉迟敬德还在站岗
春联已把喜庆传递
宫灯上飞跃着福寿安康
迎面是福,五福临门啦
端详着乾隆的福字,看到了
他的心境
展现出“亿万人增亿万寿
太平岁值太平春“
看到了,乾隆用过的金瓯永固杯
是酒杯,是珍宝,更是祖传器物
要勤政亲贤,要江山多娇
看到了皇家的天伦之乐
看到了祭祖行孝,那血脉有序流动着
看到了美,那是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近千件的展品,无不漾出过大年的元素
巧妙组成了乾隆朝春节的盛景
中和韶乐又将喜福送到千家万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