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投稿浅论诗中冬景的三大意象
文/范党辉
冬天将尽,诗人留下冬诗无数,稍留意就会发现,少有不涉及风、雪和梅的冬诗。
诗文一家,其相似处都重视立意新。立意新,便可一气呵成,文从理顺,令人叹服。而意象的提炼分析,直接影响行文立意和意境的生成,奠定感情基调,所以,写冬诗,应该注意对冬天的风雪梅三个意象进行分析提炼。
风雨花在寒冷的冬季,自然的就变成了呼号凛冽的北风、飘舞曼妙的白雪、傲寒报春的红梅。下面我就以自己的三首诗为例,分析提炼这三种意象的过程,希望抛砖引玉,若对读者有所启发再好不过,若得高人指点一下更是荣幸。
一、冬风
呼号凛冽的冬风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得不到人们的喜爱。我推陈出新,冬风刚健有力正是意志顽强的象征,催枯拉朽正是破坏旧世界、建设不新世界。这个意象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党和人民军队。由此,写成了《东风行》。
诗文:
梅颂
文/范党辉
有人嘲笑我
开花在什么季节不好,偏要在严冬;
有人劝我
暖春吐艳更娇情;
有人羡慕我
千里雪景唯我红。
冬风一来
百花枯萎,万物凋零;
冬雪一来
酷寒难耐千丈冰。
都叹息死神降临
连飞鸟也没了踪迹
连太阳也失了华英
我定然要
在严冬开花
于死神抗争。
冬天怎么能少了花景
花开四季怎么可以少了寒冬?
不管你雪压霜欺刺骨冷
不怕你狂风冰刀肆意凌
我要让
红花在白雪里怒放
香味在暗夜里穿行
哪管血色满地凝
看那悬崖烂漫
看那雪地花红
是我伸展的臂膀
在装扮更加灿烂的黎明
在迎接更加温暖的春风
梅,
从没怕过严冬
更不屑于娇艳柔情。
释文:
第一段通过对春、夏、秋景的不同态度,暗示共产党战士,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二段,因为东风代表推动历史健康发展的进步力量,所以对腐朽的旧世界、死亡的东西,摧枯拉朽、毫不留情。第三段写破坏旧世界、扫除旧势力,果断坚决。和敌人的力量一同耗尽,英雄倒下,然后“我笑了”,表现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无私奉献、死而后已、一心为民的初衷和不屈意志。最后一段就像革命先烈的临终遗言,直抒本意,直言使命的实现,暗示其浩然正气永存,永被人民铭记。悲壮感人,并且呼应开头。
这首诗的关键成功之处 ,就是一改对东风的厌恶、惧怕的冷风意象,变成了刚健勇毅、死而后已的为人类幸福事业奋斗牺牲的英雄革命先烈的形象。
二、冬雪
雪的意象有两种,是欺负弱小的恶人形象,或是装扮大地、舞蹈曼妙的美少女形象。结合雪的存留时间比较短,就融化不见,所以提炼出与命运抗争并且无能为力的“红颜薄命”的意象。于是写成《怜雪》。
“怜雪
文/范党辉
冰洁天仙妆既成,晶魂玉雪冷香凝。
舞姿绰约幽生恨,化入涓流无所凭。”
写美丽的雪姑娘恨自己“红颜薄命”,又无能为力的一生,令人怜惜、叹惋。
三、冬梅
咏梅的诗词很多,意象以傲寒和报春为主,意象提炼方面,陆游和毛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分别刻画出精神永存的忠贞形象、默默无闻为人民服务的党和军人形象。梅傲寒报春加冬天梅花孤独的特点,就提炼出智勇双全、意志坚强、不怕牺牲、有远大理想的孤独斗士的英雄形象。写成《梅》一诗。
诗文:
梅
文/范党辉
冬冷天寒雾绝垠,风狂雪厚腊梅新。
山川冰塞鸟飞尽,更敢有谁同报春?
释义:
我使用冬冷、天寒、雾大、雪厚、风狂、山川冰塞等意象极言天气气候恶劣,为突出梅的优秀品质,做充分铺垫。 用飞鸟尽绝来衬托梅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能够生存的很好,能正常的开花,这种坚韧不拔、耐寒独立的优秀品质。
重点在“梅”的审美意象的开拓: 梅在原来的意象只是耐寒的坚韧品格和报春的福瑞形象。这首诗的尾句“更敢有谁同报春?” 亮明主旨,“更敢”表现出梅的坚定和有责任担当的优秀品质,“报春”代表自己的远大理想。 刻 画出梅的孤独斗士的英雄形象,刻画出梅:勇于担当、敢于追求、智勇双全、有远大理想抱负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英雄形象。
这首诗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开拓出“梅”的孤独斗士的英雄形象, 完美的结合了腊梅耐冬寒开花并且报春的孤独的英雄意象特征, 并且结合了当代社会主义建设 对英雄人物呼唤的时代特征。
好诗者,或以境胜,或以意胜,或以趣胜,或以情胜。要写好诗,意象的分析提炼,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意象,直接影响审美意境的形成,诗趣、感情的产生,还影响逻辑思想文理的贯通。
2019.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