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王 文/王晓春
精华热点
王
王 晓 春
“王”字,观其甲骨文资料
早在商代则成为国君专称矣
甲骨文的“王”字
是一个挺立于大地之上的人形
许慎在《说文解字·三部》中言:
“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云:
“‘古之造文者,
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
而参(叁)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其意为三横画表示天、地、人
一竖表示贯通天、地、人的君王
而那中间的一竖
则把天、地、人三者贯通
亦即上达天意下合地理
中通人性者,谓之王也
不合天意者,缺其上边一横
则为土,为地也
违其天意者,焉能不下地狱?
不合地理者,少其下面一横
则为干,干枯也
少其根基,即便能干亦不能称王
不通人性者,中间无一横
则为工,工人也
无人相帮而独自劳作,岂可称王?
在金文中把“玉”写作“王”
故而“王”字又通“玉”字
其一,“玉”为力量的象征
古人认为玉乃天地化生之精灵
具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为人者佩戴上玉器
可避邪祛恶,保其吉祥平安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即为口衔“通灵宝玉”而降
并伴其一生消灾化疾
故而“玉”又引申为
“爱护”、“帮助”之义也
其二,“玉”为美德的象征
古时有关“玉”的神话传说很多
如晋代干宝在《搜神记》中
记载了一位叫杨伯雍的人
其父母双亡后安葬于无终山
他即以此山为家
日夜陪侍亡故的双亲
因山高缺水,便汲水于山下
并当作义浆供路人饮用
其中一人饮水时送其一斗石头
嘱其栽种此石可生出美玉
还可为其迎娶漂亮妻子
杨伯雍遵其言种植了石头
果然石头上生长出美玉
随后又迎娶了徐家之女为妻
综上可知,欲称王者
必须贯通其天、地、人
三者,缺一皆不能称王也
具备上述者亦应拥有
撼天拔地之力量
爱护和帮助百姓的德行
以及孝顺孝敬至亲之美德
方可被世人尊称其王也!
2018年11月16日晚于出尘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