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受北京达爸G22
大家好!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
我们讲易经入门34讲。
八卦里,纳甲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学习周易时,
我们发现, 首先是有一个卦象。
然后,是经文。
后面,还有附录。
如果是读经, 我建议,
小娃娃,用137累积法;
成人呢,用离散式通读法。
今天,我们学的不是读经,
而是解经。
解经,与读经,有什么区别呢?
读经的要求,是不思不议、
如果读一句,
就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子,就没办法进行了,
因为要问的为什么,有十万个,
要想回答,那么你永远也读不完一整遍。
如果你真听话,
就先通读100遍。
在读的过程中,
也不是一点没有感觉。
真正开读之后,
常常会有,一些收获与心得。
这些收获与心得,
属于意外之喜。
因为你读时
并没有要求要懂。
虽然没有要求
却也多少懂得了一些。
当然欢喜!
但是,还要将这个欢喜,也放下来,
否则,光顾得欢喜了,
读经,又给耽搁了。
可见,读经,这个活,非常考验人的定力。
师父慈悲,怕你坚持不到100.
就在30遍时,给你设立一个中继站。加油站。
只要能够通读易经30遍,
即可申请进入月亮湾。
在这个环境中,大家个个精进。
消息相互鼓励,一起加油。
可以顺利实现通读100.
这是成人读经,大致的一个程序。
没有明师指导的人,哪怕是读三字经,
也很难能够读100遍。
有很多的家庭,给宝宝买了书,三年过去了,
哪怕是三字经,弟子规,也没有带宝宝读到底。
因为什么呢?父母是考试太多了。
宝宝刚一读人之初,
妈妈爸爸就开始抻大拇指,然后让宝宝背诵。
孩子的定力,没有培养起来。
所以,你考她,她能背诵第一页,
偶尔也会第二页,后面的,渐渐不熟悉,卡在那里了。
消息再往后,干脆就不学了。
过三个月,父母就发神经,再带宝宝读,
息还是从头开始,息后面永远也没有读到过。
息是不是这样子?
有的人知道,弟子规,不是用来读的,
而是用来做的。
所以,大人,就一条一条,让儿女必须做到。
宝宝觉得,息学了这么多,
原来都是给我上绑用的呀!
息从心里往外地,反感弟子规了。
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干什么的?
是解放人民的,
不是压迫人民的。
可是,我们的父母,由于没有明师指点,
每天做的,就是压迫儿女的。
让儿女,天生好学的天性,
慢慢给这样子,压抑死了。
我们大明爱红社,
采用的是育心经典教材。
带宝宝读经,用137累积法。
这个方法,最最突出的特色,
就是童音跟读式。
录音一播放,里面有个叔叔领读,
后面跟着,一个娃娃也读。
一唱一和地,宝宝听了,就会喜欢,
不自觉地,就也跟随着读。
不要以为,1岁以下的宝宝,发不出音来,
他就没有跟读。
其实,在他心里,一直在默默地跟着。
如果这时,有妈妈,或者爸爸,成人开始跟读。
那么宝宝胆子就大了。
他会由原来心里的默默跟读,
变成发出声音来。
这个过程,事实上,是强化了宝宝的信心。
你放弟子规,
他就会弟子规。
如果你播放的是易经呢?
他就会跟读易经。
声音不知不觉变大,
也是信心增强的一种表现。
所以,用对方法,
对宝宝的信心,是大大增强了。
但是声音太大了,
变成噪音了,也不行。
要明确地告诉宝宝,
声音太大,就吵到奶奶了,
影响他人休息,或者工作了,也不好。
让她学会,用正确的音量,
孩子的自律,就自然形成了。
不考背诵,与不要求做到。
小娃儿嘛,能读就成。
越读越熟,你不让他背诵,他也已经记忆得牢牢的了。
子珊妈,你愿意转播,可以在明天。
错开一个时间,你自己,一边消化,一边再转。
不要实况,怕你应付不了。影响了正常听课。
灏妈,问读经走神,怎么办呢?
如果遇上糊涂的妈妈,
就会打骂儿女,你怎么注意力不集中?!!
息即使为打骂,自己心里,也憋了一肚子的火。
即使不打骂,这个是愚痴。
凡是做错,多数是想错、看错。
我有十年中学教学的经验,我们学的是教育学心理学。
后来教宝宝读经,我们不会生气上火。为什么呢?
5岁的宝宝,注意超不过10分钟。
9岁的男孩,注意力也超不过15分钟。
何况3岁以下的,有的,1分钟注意力,就不错了。
读到一半,他可能就要走神了
正确的做法,不去理会。
他走一下子,马上会回来的。
读完10分钟,特意表扬一下。
可以伸大拇指,可以大声赞叹
也可以默默传情——眼睛看着他,
坚定的赞叹之!
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休息。
中间,他跑神的事,只字不要提。
包括夫君,走在马路上,眼神也经常飞跑了。
跑到漂亮女孩儿的脸蛋儿,
或者裙子上去了。
如果因为这个吵架
那么,天天也不得安宁。
这个,就是关注点。
我们关注宝宝的成长,
宝宝就不断地成长给你看。
我们关注夫君离心,
他就真离给你看。
其实呢,法于阴阳。
你关注哪一面,哪一面就长。
你不关注的一面,就消。
阴阳消长,在你掌控。
读经扯太多了。
本来,我是想说说解经的。
读经,不思不议、不求甚解,
跟着读,不考试,只赞叹,不批评。
有的人问了,
这样的孩子,会不会骄傲?
当然会骄傲。
骄傲,是好事嘛!
不求甚解,是好事嘛!
不懂的,不要乱问。
可以说一说解经了。
时间到了,明天再说吧。
第二节,
34讲之二。
解经。
和读经,大大不同了。
读经,是不思不议,
解经呢,就要有思有议了。
读经,不求甚解。
解经呢,
唯恐不深不透。
哪怕是一个字,
一句话,
要反复讲解。
比如这一周,
我们讲到了纳甲。
一节没听懂,
就再讲一节。
两节也没有弄明白,
下课就反复比划。
你比划了没有?
这样的关键点,
绝对不同轻易放过。
如果你不弄明白,
后面的课程,早晚会卡壳。
只有这一关过去了,
后面才能顺利。
所以,解经,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定要慢慢来。
好比是解绳扣,
一环一环解开。
像有的人想不开,自杀了。
也就是这一辈子的扣,没有解开。
那么到下一辈子,仍然是个扣。
也许是扣上加扣,更不好解。
我们有生活中,
遇到恶缘,
也就是恶人。
我们对他好,
息他却对我们不好。
这样的事,
多数是前生前世,
我们欠了他。
他今生来讨债了。
我们还了他,
我们就解脱了。
这个,就叫,宁可人负我,
我不负于人。
他负我,我了债。
我负他,结怨仇。
这样的傻事,绝不能干。
你看曹操,
他的信条,
和我们的正好相反。
他篡夺了汉朝江山,
以为天下就姓曹了吧?
不到三世,
又让司马氏给篡夺了。
怎么来的,
仍然是怎么还出去。
如果没有读过历史的,
还以为,曹操成功了呢。
很多的人,看三国,
往往看不到这一段,
息却以为,自己已经读懂三国了。
还有西游记。
太多的人,看到大闹天宫,太过瘾啦!
然后,就学着造反派开始造反。
却没有看到五行山下,
孙猴子一下子被压了五百年!
吃尽了苦头才懂得感恩。
跟随“肉眼凡胎”的唐僧,
经历九九81难,
走到哪里,就帮助哪里,
帮助百姓,
帮助国王,
除掉妖怪,
安享太平。
最终呢,
自己也成就正果了。
孙大圣,成就神通的过程,
讲的是读经。
不思不议,神通就出来了。
孙悟空,成就正果的过程,
讲的是解经。
要一关一关地过!
明天早晨,
我们继续学纳甲。
请大家,先把今天昨天的课程,细细地研究,
不要留下疙瘩。
音频,已经传在共享中了。
今天就学到这里吧。
亲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