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永恒的安宁 文/王晓春
精华热点
永 恒 的 安 宁
——为毕加索油画《梦》而作
王 晓 春
《梦》是毕加索1932年所作
又名《在红色安乐椅睡着的女人》
是其中期较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画中只用线条轮廓勾勒女性人体
并将其置于红绿黑三色背景中
(红为燃烧的色彩
绿谓之生长的颜色
黑色则是神秘的色泽)
女人在画中的脸庞被断开
此为立体派表现的技法
脖颈上的项链使用红黄两色
突兀而富有视觉冲击力
女人肢体未作大的分解
只是稍微作了些夸张的划分
其色彩运用亦单纯明了
整幅画面给人一种愉悦感
且充盈着朦胧而莫测的梦之意境
是为毕加索以立体派和
新古典风格有机结合的产物
亦是形象极端自由性——
线条与色彩自由组合的杰出之作
若借用美学家荣格的话说
即为“无意识的集合体”
其实,《梦》是毕加索
以玛丽·泰瑞莎为模特儿
所创作的众多画中的一幅
毕加索在巴黎的一家百货公司前
偶然遇见玛丽
便急急上前邀其为作画的模特儿
而当时的玛丽根本不懂艺术为何物
亦全然不知毕加索为何方人士
但对于毕加索来说
玛丽的突然出现恰好充实了他
因婚姻断裂而造成的空无心理
姬罗见到玛丽禁不住脱口而出:
“她能够给毕加索带来许多灵感
这是其她女子无法匹敌的!”
而在毕加索的一生中
玛丽极少以其情人身份公开露面
即便为毕加索生下女儿玛雅
依然对其一无所求
而玛丽对于毕加索而言
则能够让他获取永恒的安宁
当毕加索驾鹤西去时
玛丽便以自杀的方式随之而去
他们爱的结晶玛雅
曾经诠释母亲的举动:
“母亲一心服侍父亲,即便
父亲去逝也一样,唯恐父亲
忍受不了一个人的孤寂生活。”
哦,天堂里的毕加索
身边有玛丽的长久陪伴
可以继续创作《梦》
亦可获得永恒的安宁!
2018年12月18日凌晨于出尘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