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诗人忠阳 实名张忠阳 网名忠阳康妮
徐师毕业 从军守边五十余载 文学作品百余万 现代诗歌近二千首
活跃国内外网络文学平台
现系新疆现代诗歌总社顾问 中爱香港高端集稿站宣传部长
这 三 等 之 人 (原 创)
文/ 忠阳康妮 新疆
不经风雨 不见彩虹
这个比喻 富有哲理
不是把人骗 把人哄
你去过千里的大草原吗
攀登过险峻的高山吗
去过 攀登过 那一定历尽辛苦
当你看到雨后的七彩长虹
此情 此景
油然而生感叹
人啊 人
薄情是 下等人
深情是 中等人
忘情是 上等人
试问世人 你是何等人
风雨过后是彩虹
只有这忘情之人 才有丰盈的收获 厚重的体会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忘情
诗评 鸿音
赏阅忠阳康妮师亲《这三等之人》这首诗 将读者带进了沉思之中 不禁会让人发出自问 到底自己是属于何等之人
每个人从娘胎里出来都是一张白纸 然后慢慢长大 随着年龄的增加 在白纸上涂了越来越多的色彩 形成了各种不同色彩的画面
这许许多多的图画 包涵了春夏秋冬的景色 谁能说那个季节好或那个季节不好呢 鸿音觉得每个季节都是美丽的
人生是一个慢长的过程 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很多人和事 其间会带给自己许许多多的困惑和烦恼 就像酷寒和严暑一样让人难受
每个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都很不容易 所以很难说谁是下等人薄情 谁是中等人深情 谁是上等人忘情 每个薄情的人都有其不堪 每个深情的人都有其可爱 每个忘情的人都有其责任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美好的 少年意气风发 心怀抱负 中年负重前行 身心具累而又毫无怨言 晚年退居家庭 也没闲着 继续发挥余热 做着自己觉得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也许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薄情 或深情地爱过自己所爱之人 经历过世间万千繁华之后 突然心胸像天空一样的广阔 像大海一样的柔情纳万川
作者这首诗很具哲理性 他说人不经风雨 不见彩虹 对人要真诚 不是把人骗 把人哄 经历风风雨雨 坎坎坷坷的人 才懂得用真心待人
千里大草原的辽阔 险峻高山的雄伟 作者是军人见过并亲身攀爬过 历尽过千辛万苦的人才会发出如此的感叹 人啊人啊 薄情是下等人 深情是 中等人 忘情 是上等人
这油然而生的感叹 与历尽艰辛后的七色彩虹相映照 诗人说只有这忘情之人的最高精神境界 才是有真正丰盈的收获 才是这人生真正的厚重的体会
忠阳康妮师亲这首诗文笔简洁 寓意深刻 令人遐思 每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 慢慢读懂自已或别人很有意义
鸿音为忠阳康妮师亲的好诗点赞 支持久久 向前辈师长学习
旅居海外火凤凰读诗:
拜读忠阳康妮老师很多首诗,首首诗都具有独特的题材 风格自成一体 老先生的诗作 有其个性 和鲜明的特色
今天 拜读了他的新作《这三等之人》 可以说
构思新颖 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人是有不同的 将不同的人归类下 中 上 紧以情为杠 可见先生对情是格外看重的
观察和判断有其标准 有情 还是无情 情深还是情浅 对情能否抱一超然的态度 这是各不相同的态度
作者以人生风雨作比 巧妙地写出三种人的归类及形象 给人启迪
作者为表达诗意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 丰富的联想简洁的没问 最终落笔风雨过后是彩虹 与开篇呼应首尾圆合
读这三等之人,具有一定意义的存在,但是世上就只有这三等人吗?还值得商榷
从 开篇“不经风雨,不见彩虹”,展开设问句
“你去过千里的大草原吗
攀登过险峻的高山吗?
此情此景由生感叹
薄情是 下等人
深情是 中等人
忘情是 上等人
举例说出这三等人的各不相同的情,紧扣主题。
反问之,你是何等人呢?细细咀嚼,富有一定的哲理性,感悟人生和人生生存的价值,经历了风雨见彩虹 这是何等的壮观和美好做什么样的人?该怎样走好人生之路 的确应该引人思之再三
诗评作者简介:
鸿音,广东人 旅美诗人 评论家,曾任教师,原名吴纯芳,喜唐诗宋词 写了大量古体诗。近期又酷爱写诗评 真诚结交 诗文会友 颇受誉评 艺无止境 孜孜追求美的境界。
左为鸿音照片 右为火凤凰照片

读诗者简介:
火凤凰,本名朱丽慧,祖籍辽宁省,现旅居海外工作。被多家媒体邀为撰稿人。有纸书出版。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执行主席,日本总社总社长,英国总社总社长,荷兰总社总社长,世界诗人金桂冠大奖赛终身评委。桃源诗歌联盟文化传媒海外集团总裁。河间诗人杂志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诗歌黄金台微信周刊海外编辑。2018年10月荣获促进世界诗歌繁荣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