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武,乳名正学,字绍文,生卒时间不详,现洛宁县下峪镇砖峪村人。家道小康,有土地约百亩,主要是靠他父亲勤俭苦劳积攒起来的。
清末民初,土匪蜂起,某日,其父赴下峪赶集,在归途中被刀客(土匪)绑架(时称绑票),因索价过高,且时间紧迫,董家无力按时筹措,加上说票人杨永培缺乏经验,与匪首言语冲撞,匪怒将其父处死,尸体没有下落。

绑票土匪驾杆(这一伙)中的冯老七,是下峪镇庄头村人,怕董世武日后报复,遂心生斩草除根之意,于是董世武只得随母逃避于舅父苗之实家。苗家住下峪镇崇阳街,无钱无势,无力掩护,只好辗转送其母子住崇阳下河的南禅寺寨内以保安全。从此,董世武在南禅寺入私塾,塾师为苗某。一日,老师为学生们讲解“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一句,董世武很受感动,次日即逃学出走,数月无音信。据说,他当时打算进城报名当兵,因为走的是洛河南路,董世武当时身无分文,因此沿途客店饭铺多不留食宿,无奈,董只得于夜间摸黑行走,行至一小村庄,见村头有小房三间,尚有灯光。推门而入,见一老者坐在床上看书,书名《三国》。老者见其破衣烂衫,面有饥相,风尘仆仆,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耐心问之,董便以实相告。老者听罢,思忖片刻,对他说:“当兵要找保人,你城里没熟人,恐怕不成!”董世武说:“要么我就去当土匪!”老者说:“乱世当土匪也没啥丢人,不过也得存个好心肠,还须有人引荐。但我要问你,你要当了土匪该怎么办?”董世武说:“杀贪官污吏,杀坏人孬种,打富济贫,为父报仇!”老者点头赞许,又说:“最主要的是积德不缺德呀!我有一个学生叫孙金贵,他也是个架杆的,我给你推荐去吧!”于是,董世武便投奔孙金贵,入伙为寇。时孙金贵拥匪百余人,在县东部洛河南岸一带活动,绑票抢掠,破村劫寨,凶悍异常,有杀人不眨眼之名。当时乡间,尤其东乡,遇小孩啼哭时,只要说“孙金贵来了”,立即止哭。
有一次 ,土匪在崇阳沟内碰杆(即杆首聚会),石板沟、顺水沟、芦花沟、砂坪等村,都住满了土匪,孙金贵杆住砂坪,人枪整齐,如军队一般。招集碰杆的是武鸿章(乳名武焕),乃丁老八部下骨干,武是曾任丁团营长武中魁的嗣子,家住崇阳下河月阳坡,后在刘镇华部第八方面军任团长。恰好,这次为碰杆而到的杆头中也有冯老七。

孙金贵与武鸿章交情不错,闲暇之时,偷偷将匪首冯老七的恶行讲述一遍,二人一致认为对这类恶棍应该严惩。于是武鸿章抽空约了孙金贵等几个杆首,武慷慨陈词,说:“我们这次碰杆是为了套交情(换帖结拜)摸底,打开窗户说亮话,咱们不能跟那些坏蛋相交,如:冯老七就是坏蛋。冯老七怎样坏,就请孙金贵详细说一下。”孙金贵说:“我们杆不足二百人,都是兄弟交情,蒙众弟兄抬举,将我推为架杆。后来来了一个兄弟董世武,很有能力,所以我欲让位于他。但董是在患难中,他父亲被冯老七绑票撕票,有仇未报,不便暴露姓名,但实际上杆中一应大事都是董世武主持的,今天,世武有了报父仇的机会,各位说董世武杀父之仇应当报否?”大家异口同声说:“决无不报之理。”这时,董世武已经把冯老七捆绑在别的房里,于是就于次日,把冯老七带至下峪集市,枭其首而刃其腹,腹部刀口血流如注,董伏地而吮其血,观众尽皆惊骇。董世武当场叫牌,说:“我是砖峪的董正学,冯老七是我杀父的仇人,这与别人无关,各位叔伯大娘不要惊惶。”他历述其父被杀经过。有此董世武杀人喝血的声名,就在民间传开了。董世武也就名正言顺的做了原孙金贵架杆的杆首。
1914年,董世武名声正盛,他和孙金贵虽同驾一杆,而他比孙的名气更大。当时政府兵力薄弱,洛宁城内只住一营人,无力分防,董世武便在崇阳街一带活动,出没无常。
崇阳街有一回民,名叫闪麦子,以屠宰牛羊为业,生意颇好,突于某夜被土匪绑去,月余后倾家荡产才被赎回,因愤致病甚重,眼见气息奄奄。其时,闪买子与苗子实(董世武的舅父)关系甚好,临终之时,闪买子哽咽着告诉苗子实说:“绑我的匪人,均系本街人,我的儿子年幼,恐后遭匪害,就拜托你照付了。”言罢,大叫三声,气绝身亡。
当时,崇阳街有人叫陈桐盛的,绰号桐木腿,是一个夜出作案、昼装良民、夜为盗匪的土匪。闪麦子死后不久的某日早晨,在街外渠沿放羊时,村人梁统续趋与攀谈,发生口角,梁乘桐木腿不备,出利刃刺其腹部,二人搏斗,顷刻间桐木腿倒地,抬回家就死了,梁逃逸。此凶杀发生后,闪麦子之妻始告苗子实说:“桐木腿乃绑架其夫麦子的主犯,他原先不让我说,怕遭灭门之祸。”后经查实,梁统续之杀桐木腿,系因绑闪案分脏不均所引起。苗子实据实以密告董世武,不久,梁统续首级即挂在崇阳街外渠沿杨树上。此后抢劫暗杀案件不断发生,几乎每日都有传说。洛宁西山的下峪、兴华一带就成了恐怖世界,因此各村庄就修建山寨,图谋安全,以求自保。

董世武当时只有人枪二百之众。同时与董之势力相当或稍逊者,还有武鸿章父子及邓老焕等多人。
董世武的绿林生活,时间不长,他是专为报仇而当土匪的。如愿以偿以后,考虑到将来无法安业,只好与孙金贵另谋打算。1915年,他们就接受了刘镇华的收编,孙为营长,董为营副,驻防商南龙驹寨。孙金贵在职年余病故,董补其缺,后升团长。时军阀混战,连年不断,董世武在当时的地方军阀憨玉琨与胡景翼作战的前夕,已位至旅长,属于憨之陆军三十五师建制。后憨军战败,败兵溃散,战事结束。后董避居北京,1930年间,还曾一度充任京畿稽查员,职微薪薄,于是辞官不做,遂迁居汴梁。
原先董世武任旅长时,曾将个人私款交由旅军需裴子云代存于银行,折据亦由裴子云代为保管,数额8000元。之后董世武在京数次致函裴子云提取,裴子云以款在活动中或定期未到等词答复推辞。董世武返汴梁后,又向裴子云索要,裴竟说款交某商号经理周转,人逃未归,看来是有心昧财是真。由于裴子云在开封经营已久,董世武无力处置。当时,崇阳街人苗培萌(时任西北军总部书记)因公到开封出差,董世武就托老乡苗培萌代为周旋此事,苗培萌便邀同在汴同乡与裴子云交涉,裴子云应允归还5000元,较原额差3000元。由于当时银洋硬通,3000元乃一天文数字,董世武不依。终由同乡等强劝,董世武方答应了事,但裴子云称款须一个月后才能还清。后来,裴子云任二十路军总部参议,在洛阳买了房子,但欠董世武的钱,始终无心归还,董世武就住在他家里,向他讨债。裴子云一味推诿,始终不予清还,有时给一元二元来虚意应付,董怀恨在心,遂起杀人之意。
一日清晨,董世武租了一辆人力车,平时只需一块大洋,这次一下给了5块大洋,并嘱咐车夫我让你跑多快你就跑多快。董世武在洛阳小北门附近下车,走进裴府,裴二太太刚起床,见到董世武就打招呼:“董哥,今天起这么早啊。”董世武边走边应:“有点事,子云老弟呢?”,二太太说:“还在睡着,没起呢。”董世武径直走进卧室喊道:“子云起来,咱俩把帐算算。”斐闻声就起,董世武说:“以前总是你对不起我,今个我可要对不起你了,”董世武眼疾手快,将手中的一把雨伞一按机关,伞头跳出一把尖刀,直插裴子云的心口,又来回搅了几下,顿时鲜血四溅,董世武转身出门,脱下血衣换上预先预备好的衣衫,乘车直奔龙门。裴二太太发现后赶紧报警,洛阳城立即戒严缉凶,董世武已逃出南门,在安乐窝隐藏十多天后,走伊川,北上北平了。
下期:《打老日》,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张清华,网名晓青,洛宁县下峪镇人。从教30余年,爱好写作,作品曾发表于《教育时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著有《百年下峪》一书。近年诗文散见于《洛宁文友》、《洛宁城事》、《永怀河洛间》、《搜狐网》及《今日头条》等媒体。其中《下峪轶事》在《永怀河洛间》连载十八期。


识别二维码可以领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