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学习第14讲——改变从习性开始
有人的疑惑为什么娃儿喜欢绘本,而不喜欢读经。
我们举一例子,
有的娃,有偏食的倾向。
只喜欢吃肉,不愿意吃菜。
喜欢精米精面,不喜欢粗粮。
我们成人,明明知道那是害孩子,但是束手无策。
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一类。
我知道答案,但是我不说。
我也有解决的办法,但是让你自己悟。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大桃吗?
牡丹花,玫瑰花,都说如何如何美好,我怎么就是没有感觉呢?
那是因为,我们家门口,只有大桃树。
每年阳春三月,桃花盛开,
我也正好心情舒畅,
桃花和我一起笑迎春风。
那时,正好我现在的妻子,刚参加工作,
分配到我们单位。
说句实话,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我动心了。
我们一见钟情。
所以,每年的阳历4月22日,也就是阴历的三月,
我总会回忆起,那一段甜蜜的时光。
后来,我参禅悟道,
一直戒不了吃肉。
尤其是猪肉,
那是太好吃啦。
要是让我不吃牛羊肉,或者鸽子肉,鱼肉,这个非常简单。
为什么我看到猪肉,就直流口水呢?
我一边打坐,一边向前省察自己。
当然,前世之事,不宜交流,
我只谈我忆起了小时候,
我们家西邻,就是生产队养猪场。
经常有刚生产后,冻死的小乳猪,
那位饲养员阿姨,一直是隔墙呼叫我妈妈——
她二婶子,快接一下,这可够孩子大人吃三天的了。
妈妈自然就做好,当然也要分给阿姨一部分制作好的半成品。
你们年轻不知道,
我出生那个年代,是农民生活非常艰苦的时候,
米都吃不上,
买肉是要凭票的。
所以,就是这个习染,
让我长大后,一直是戒不掉猪肉。
这里面既有肉的味道,
其实,还有妈妈的爱。
我还喜欢吃花生米,
生的熟的,都好吃。
所以,我的前半生,极少得病,
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一类
身体硬朗得很。
我还最最喜欢,吃红薯,
我们本地叫法,是白薯。
通便效果好,冬天的猫儿也喜欢吃。
那时候,家里穷,农村的田里,只有这些。
不像海边的人,吃惯了海鲜,
我是吃一回,拉一回稀。
现在,我有条件了,可以来南方,比如湖南玩玩了,
但是这里的辣椒,还有米饭,我吃了非常地不习惯。
必须要补一两个馒头,就豆子,或者小米粥,才能吃饱。
我年轻时,也迷信参禅,
我一定要向前世看看,
难道是我投胎时,在空中瞭望,
哇,这里有白薯,这里有花生,
都是我最最爱吃的,就来这生吧。
我把我的心得,向妈妈汇报。
妈妈只小学文化,
但是讲的非常在理:
哪里哟,
是咱家小时候,你只能吃那些。
小时的习性,大了就是爱好嘛。
我父亲是小学教师,
人人尊重他。
所以,我不自觉地,也就立志要当老师。
我不只一次地跳槽,
下定决心,以后不再当老师。
命运安排呢,还是什么,我最终,也没跳出,当老师的这个使命。
现在细细地回想,
儿时的经历,影响是太大太大了。
古时,孟子的母亲,就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她们家旁边,也和我家类似,
但不是养猪场,
而是屠宰场。
看到成人打打杀杀,
小朋友玩耍的游戏,也是刀啊枪的。
妈妈非常警觉。
如果这样下去,
将来孩子极可能成为将军。
久在沙场,哪有不战死的道理?!
这样的日子,不是我想看到的。
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搬家。
估计,孟母,也是单亲家庭。
因为没听说谁讲讲孟父的意见呢。
下了决定,就开始行动。
要知道,搬家,可不是好玩的。
人是要剥一层皮的。
古代,不同现在,雇一个搬家公司就搞定。
只有逃荒的,
避祸的,
被流放的,
万不得已,才会背井离乡。
到了新地方,
住下来后,才发现,前面的侦察有误。
以为是个寺院,是古代圣人教育的地方,
却其实是一个殡仪服务团队。
天天哭丧,送葬的,
孩子呢,
也学会啦!
唱着哼着的曲子,还真像,一样一样的。
妈妈听到后,真是心惊肉跳,后脊骨冒凉风。
她大概有预测功能,
虽然没学过易经,但是非常有修养。
通过现在的现象,马上意识到,
将来孩子,要是从事这个职业,
天天与死人打交道,
赚死人的钱,
这个可不是她愿意看到的结果。
可见,孟母,没有受过现在的大学(所谓高等教育),
但是,懂得,最最基本的大道。
由现象,知本质,
看现在,晓未来。
一不作,二不休,
再次下大决心,
再次搬家!
终于,孟子一家,迁到了一家书院旁边了。
天天书声朗朗。
刚开始,小孟还不习惯,
仍然高举着刀刀枪枪,
口里哼唱着送葬队伍的流行歌曲。
就好像,有的娃娃,特别喜欢电视,
爱看绘本,是一样一样的。
这大概是原来的习染吧。
但是毕竟,天天住在书院旁边,
浓郁的学习氛围,渐渐改变了小孟。
最后,也开始喜欢经典了。
甚至于特别地喜欢了。
就好像达达爸,现在特别喜欢吃花生米一样。
最终,孟子小时的好学,
成就了后来的伟业。
如果我小时候,也能读经,
我也就不必在毕业后,再受22年,颠沛游离的寻觅苦恼了。
我的爸,教导我学好数理化,
也大量地看了一些杂书,
但是没有认识到经典,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
所以,才有现在虚受老师,中年遇经典,
五年命运改,
立志弘大道,
下面没词儿了,
读诗经,还是不足。
功夫不到家。
今天这一段,
就算我分享易经心得的14讲吧。
改变命运,从习性改起。
不是宝宝天生喜欢绘本,电视,
而是我们父母,不自觉地培养的习性。
易经,讲的是变易,
是认识命运,
改变命运,
教导大人君子,
趋吉避凶,
成就正果的。
由不习惯,到一点一点适应,
没有不可能,
只怕没目标。
立下恒一志,
行动定成功!
今天的课程就分享到这里吧!
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