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柏林快车》的一周前,我正好在柏林……虽然这两件事没有任何关系,但这本书从最一开始,就给我带来一种很悬疑的感觉……
《柏林快车》以去柏林的火车和柏林的轨道交通为主要场景,讲述了愣头青Hiro无意中看到了一条神秘而危险的短信——他既想拯救他人成为英雄,又始终怀疑是否是自己脑洞太大异想天开……很抱歉我不能剧透了,情节是一个悬疑故事的核心……虽然《柏林快车》谈不上烧脑,但说它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这是毫不夸张的。总之,你猜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两位朋友被我安利去读了《柏林快车》。他们也都是过了六级,平时接触美剧和电影无数的人了,但读起这本相对简单的书时,也是一头栽了进去,恨不得与主人公共同进退。而我,作为一头读奥12级也不会脑壳疼的教研老狮,读这本5级的书时,尽管能看出来它为英语学习者们埋下的重要语言点,但丝毫不会觉得它无趣,反而也是先一口气读到了结尾(当然最后精读教研也是我重头再做的……)。
说到语言点,这里还是需要解释一下的:这是一本“写给英语学习者看的”悬疑小说,也就是说,你读完肯定会有所收获。那么作者是怎么“埋知识点”的呢?很简单,有技巧地反复使用。
比如narrow一词,在本书中首次出现是在第3章:
'I' m very sorry,' Hiro said. 'A message came through and I opened it before I realised…'
The Shark' s eyes narrowed. He watched Hiro for a moment.
我们注释了narrow此处不及物动词的语义,表示“(眼睛)眯起来”。此后,narrow在第9章又出现了一次,同样是描述人的面部表情,我们也进行了注释。而再过了几章后又出现时,相信读者已经熟悉了这样的用法,都不用我们的注释都可以看懂了~ [此处插播一只萌猫,图示一下eyes narrowed!]

同样的理念在书中比比皆是。又比如pull这个词,我们通常只作“拉;扯”用,为了让读者熟悉它作为动词可搭配介词或副词表示关于“移动”的语义,作者煞费苦心地把这个用法安插在了书中各处:
✲ pulled out of (驶出) the station.
✲ ... as the train pulled away (开走).
✲ a coach pulled up (慢慢停下)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 ... when they pulled into (进站) Potsdamer Platz ...
当然,像这样根据不同搭配,略有不同的语义,奥德赛依然是在每一处都会详细标注的。不过,相信大家读到后来,就会很自然地把pull和“移动”,而不仅仅是“拉;扯”联系起来了!地道用法,就这么通过阅读轻松到手了~
这本《柏林快车》的蓝思值只有500L左右,却是一部为英语学习者量身定做,五脏俱全的悬疑小说。我夸得再好也没用,一起来看一下奥德赛的其他读者们是怎么说的吧~

对于初级和中级英语学习者来说,《柏林快车》是一本很适合精读的小说;而对于高级学习者,快速地通读并跟随主人公穿梭于柏林城内探险,也一定会有一番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