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声明:最新,最实用的现代诗实战技术。选一首令人难忘的好诗,用一分钟时间,把一个诗歌技巧讲明白。
再次写到油菜花
诗/连山
我是在婺源初次认识油菜花的
那时,春天的风也来到中间。它们低着头
小小的身子,一直保持着很小心的姿势
许多年以后,我用蹚过浑水的脚
再次走近它们。这些无辜的
背井离乡的小女人,仿佛用尽了盘缠
或体内的火焰。我看见它们
抬着厚厚脂粉的脸,在广大城乡之间
晃荡。现在,它们又搬到我居住的小城
并模仿一些花朵,住了下来
阳光下,它们咧着嘴,露出了满口镶金的牙齿
技法:【以物易人】
对于如何写好咏物诗,周振甫先生曾点到过。我加入自己理解,总结一句话:好的咏物诗要写得“不即不离”,既不离于咏物,又不限于咏物(要借物喻人)。但问题来了,如何做到不即不离?有没有实操的窍门?有。而且此技不仅能解决咏物问题,还能解决写人的问题。
以物易人,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先照常写人,再根据人的品质特征等,将人替换成品质特征等与其相接近的物,最后冠以此物为诗题。通过此技法,既能够实现咏物的不即不离,又可以防止写人的枯燥无味。
剖诗:
再次写到乡下姑娘
我是在婺源初次认识这些乡下姑娘的
那时,春天的风也来到中间。她们低着头
小小的身子,一直保持着很小心的姿势
许多年以后,我用蹚过浑水的脚
再次走近她们。这些无辜的
背井离乡的小女人,仿佛用尽了盘缠
或体内的火焰。我看见她们
抬着厚厚脂粉的脸,在广大城乡之间
晃荡。现在,她们又搬到我居住的小城
并模仿一些花朵,住了下来
阳光下,她们咧着嘴,露出了满口镶金的牙齿
如果例诗这样写,你还认为它好吗?为啥不好?因为写人写得太“实”了,这也是当前很多口水诗的通病(好的口语诗并不是如此)。诗人连山的初稿很可能就是这样的,但他非常聪明,妙手回春,把乡下姑娘替换成油菜花,把她替换成它,这么简单一换,诗歌面貌焕然一新。
造诗:
初稿(为了体现效果,我把初稿写得随意些,让修改难度大些):
父亲
儿时,种田归来的父亲
有着宽阔的肩膀
身上挂着泥土味
长年出差在外
很久没有回家
再次见到他的时候
父亲已经满头白发
那一天,父亲在黑夜里坐了很久
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或是什么也没想
第一步修改:将人和相应代词直接替换。
石头
儿时,种田归来的石头
有着宽阔的肩膀
身上挂着泥土味
长年出差在外
很久没有回家
再次见到它的时候
石头已经满头白发
那一天,石头在黑夜里坐了很久
我不知道它在想什么
或是什么也没想
第二步修改:调试“违和”词句。
石头
儿时,田里捡来的石头
有着宽阔的肩膀
身上挂着泥土味
出差在外
很久没有回家
再次见到它的时候
石头已经析出了白色的盐,闪着哑光
那一天,石头在黑夜里坐了很久
我不知道它在想什么
或是什么也没想
提示:
本技法简单实用,既可用于以物咏人的“不即不离”,又可用于对写人之后感觉不满意而进行更改,请务必掌握。
感悟:人间正道是沧桑,诗间正道是变幻。
【诗人简介】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耘说诗》,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