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过年》 文/顾元臣
一晃就一年,转眼又来到了年跟前。
现在过年,情绪并不象儿时那么热烈,味道并不象儿时那么浓郁,全无儿时对过年的那种期盼,一切都显得是那样平淡。
记得小时候,父母亲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划着,逐条逐件的做着过年的准备工作。淘黄米、蒸豆包、挑黄豆、做豆腐、杀年猪、杀小鸡、买礼品送长辈、买年货贴对联、最期盼的是买新衣和糖果鞭炮。唉!那时家里穷啊,平时根本吃不到糖果,也穿不着新衣,更别说放鞭炮了。
曾记得,杀猪那天吃的那顿猪肉,那叫一个香。小时候对肉的渴望尤为强烈,能吃上一顿蘸蒜泥的瘦肉,那是只有杀年猪才能享受到的待遇。那种等待的煎熬和吃完肉的满足,只有小时候才深有体会,并且今生难忘。
曾记得,姑姑给爷爷送的两包蛋糕,用黄草纸包着,用纸绳十字花挷着,那是多么诱人哪,心里馋着却不敢吃,因为知道那不是给我吃的。
曾记得,姑姑送蛋糕的第二天,爷爷趁没在场的时候,偷偷的塞给我一块蛋糕,我终于如愿以尝的吃到了那久违了的蛋糕。
紧接着,我们就开始了那美好的生活,吃好的,穿好的,放鞭炮,磕头领红包。虽说红包并不大,也就有一元钱,可那也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因为那时候的一元钱能买好多糖果呢。
平静,可我们却意犹未尽,心中充满了失落感。
儿时曾有过一个天真可笑的想法——要是天天过年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