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学习孝亲之道
C、感恩
感恩是孝,我们对父母有没有感恩的心呢?
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父母对自己的抚养当成了必然,当成了应该,稍有不满就会心生怨恨。哪里还有感恩的心呢?
孝 感恩教育
没有感恩的心就是白眼狼!将来在社会上也是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很难融入社会。既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对社会也会有危害。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是家长必须修的一门功课。
要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弱小,自己成长的艰难和不易,让孩子们知道,离开了别人的帮助、离开了社会是件很危险的事。学会了感恩,就懂得了帮助别人。
可是,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是错误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是无敌的,总想表现自己,战胜别人,总想争第一。这些来自西方的激发后天成功的催化剂,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性思考,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偏离了中华的传统理念,一群自私的、缺乏感恩、缺乏互助的白眼狼就这样被催生出来了,孝道就很难在他们身上体现了。
以上是针对孩子的感恩教育,那么作为我们来说,感恩品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很多人对父母确实很好,管吃管住,有的还经常陪父母聊天说话。他们认为是应该的,是责任。但是缺乏了感恩的心,这种孝就大打了折扣!所以我只能说对父母好,还不能说是孝。
孝,是在感恩的心态中表现出来的。为什么生不起感恩心?傲慢!傲慢是当今社会人性的通病。
#傲慢的根源是我执。执着于我见、我思、我想。执着是认识真理的大忌。你虽然也在行孝,做的也是那个样子,但离孝的实质差了很远。自然不是真孝。所以,我们要真的放下架子,把头低下来。空掉自己,把父母升上来,感恩的心才会生发,才会真正体验到孝道带来的愉悦。
D、低位谦卑
我们说生发感恩的心,就要空掉自己,放下自己,其实就是低位。在父母面前低位是孝道规律决定的,是尊重位序的必然。如果位序颠倒,一定灾祸现前
孝道就是位序伦常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在家里的地位都是至高无上的,爸爸是马、爷爷是奴、妈妈是仆。你们说这样的家庭正常吗?位序都乱了,哪有天理?
还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学习西方的方式,讲究平等。儿子和老子平起平坐。看起来很民主很和谐。但在位序上是错误的,孩子长大了能有敬畏心吗?能遵守孝道吗?
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教什么?不是教知识,教学问,而是教做人!培养品德。
很多人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学校,岂不知,学校学到的是知识,是文化,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是道德素质,是父母培养和感化的结果。
学习孝道文化,如果不能养成低位谦卑的品质,践行孝道就会落空。无论你官居何位,有多少财富,在父母面前都不能趾高气昂,你永远都应该是低位的。
父母可能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不如你,父母可能还有很多缺点和毛病,但他们永远是你的父母,你永远得尊敬他。这就是孝。
不是说你尊重了父母,你低位了,会对父母怎么好,而是影响了你自己!打开了你的遗传密码,提升了你的生命质量呀!
学习孝道文化,如果不能养成低位谦卑的品质,践行孝道就会落空。无论你官居何位,有多少财富,在父母面前都不能趾高气昂,你永远都应该是低位的。
父母可能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不如你,父母可能还有很多缺点和毛病,但他们永远是你的父母,你永远得尊敬他。这就是孝。
我们说敬畏、感恩、低位是孝道三宝,都是针对自己的成长来说的,是心法。孝道是规律,是道,合道则昌,生命则处处逢生;逆道则亡,生命则处处受制。这个受制不但表现为命运的不顺,还包括生命机制的受制,生理的、心理的、情绪的、气血的各个方面。
我曾经有个学生,从小就聪明好学,各方面成绩都很优秀,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到研究生,这种优势一直保持着。父母为此感到很荣幸。但她也养成了唯我独尊,傲慢自满的习性,没有敬畏,缺乏感恩,不会低位,对父母也是呼来喝去缺乏尊重。不知道感恩和低位。结果步入社会以后,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过早的离开了人世,年仅28岁。
所以,对父母的低位、谦卑、感恩和尊重,是符合孝道的品德,不是父母需要而是你的生命需要。培养孩子,如果使孩子偏离了这些品德,就是父之过,其实就是害了孩子,与孩子的聪明和知识无关。
E、回报
何为回报?回报就是报恩,就是付出。如果前面讲的是心法,回报则是行动!
当我们的父母老了,体力、智力、精力都衰弱的时候,照顾父母的吃穿住行,是天经地义的,无条件的,这就是回报。
总之,孝养父母要做到:身要养,心要顺,志要遂,性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