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屈原
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中学高一(九)班巩星睿
指导教师:陈珍云

苍茫汨罗之上,烟波浩渺,水珠漂浮,树影闪动,你的背影,好像就在昨天!
屈原原本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不仅人聪明,口才也好。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说屈原是“博闻强志,娴于词令”,年仅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当时左徒在楚怀王身边是一个很高的官职。对内他与楚怀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怀王也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足见在当时屈原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但正是因为他的改革精神和有效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与嫉妒。方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大夫靳尚。这些人目光短浅、嫉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于脑后。可是他们权势大,整天就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楚怀王的言行。昏庸的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便渐渐疏远了屈原。也正是这时,他便写下了为后人咏流千古的不朽之作。他的文学成就也是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他在这种悲痛的环境下,化悲痛悲愤为神奇,写出了字字珠玑、贯古烁今的伟大诗篇——《离骚》、《天问》、《九章》。

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屈原的确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最后他还是因为国家而死!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他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借着“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雄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这样的死,是将国家的兴衰置于自己的得失之上,这样的精神,是永恒的。它会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爱国志士,同时还会鞭挞那些卖国之人。毋容置疑,屈原的死对后人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屈原最后投江殉国,那是一种天才的痛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自古这种痛苦从未中断过,从屈原到王国维再到海子,这种痛苦一直影响着历代的文人们。

在今天,相比屈原投江的这种敢爱敢做的精神正是许多人所缺少的,我也不列外。我觉得我也是一个可悲的人。我既追求独立不羁,却又跳不出现实当中的条条框框,患得患失,自以为可以做到更多事情却抱手不动。我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不是我想得太多?每次面对现实,我无法释怀,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屈原,他从来都是一个明智的勇敢者,在独具匠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精神。这一点,大多数人做不到,而屈原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这恐怕就是他为什么对后世影响如此之大的原因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翻开这一页历史,我分明看见,你的背影被浪花所掩盖,越来越远。朦胧中,我看到你随着春天温暖的风,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正是,
此时敲键忆屈公,德毓清馨百姓中。
斗奸战谗接地气,惩凶歼顽护英雄。
红梅报春昭日月,青松傲雪染江红。
端午嘉节长缅念,谨守国魂梦犹丰。

投稿邮箱:
1105256468@qq.com
作品文责自负,配发300字以内的简介和生活照一到两张。
编辑:
金成道,笔名幽幽兰草心,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生,“城市头条”认证会员,“小说阅读网”签约作家,安徽青年报特约记者,《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撰稿人。2015年入选《博文.诗意的红烛.安徽教师散文百家》(第三辑)。著有200多万字网络小说《护花总裁》《剽悍特种兵麻辣妞》《铁血总裁俏佳人》《南海大决战》等。
2017年9月19日,84万字章回体长篇小说《荡倭风云》在安徽省版权局登记版权,《荡倭风云》(未出版)成为建国以来安徽省最长的单部独著长篇小说。建有个人网站“大渡口中学金成道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