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入松 一条信仰红巾带
作者:尹玉峰
染疾不可再生癌,
迅而哀哉。
应知病在丢魂魄,
鬼吹灯、四下妖霾。
真理一怀啼血,
赤旗一杆迎来。
同胞齐舞共楼台,
不予淹埋。
一条信仰红飘带,
系胸前、苦众甜来。
以身殉志当丈夫,
红烟萦绕襟怀。

一条信仰红飘带,系胸前、苦众甜来。

真正的朋友 (汉英双语诗)
诗/尹玉峰 译/静好 (英国)
用时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伺候,那不是真正的朋友
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
时光,带不走真正的朋友
山川载得起风火雷电
湖海容得下冷暖春秋
绿叶对红花缱缱绻绻
日月在天空昼夜职守
心喜桃园结义花开一般自然
又若晨露接纳朝阳一样悦眸
朋友啊,朋友;无需想起
只因为从未忘记心灵守候
True Friends
Author / YuFeng Yin
Translator/ Jing Hao (UK)
Times and seasons are changing but not friendship
To be served is not for true friends
Time is not like an illusory possession
Time can’t take away real friends
Mountains and rivers can carry rain and lightning
Lakes and sea can retain warmth in cold times
Green leaf loves red flower always
The Sun and Moon on duty day and night in the sky
So happy to be like flowers
We are blossoming together
So pleased to be like dew
Accepting the Sun in the morning
Friends, my true friends, no need to doubt
Because we never forget our waiting soul

互联网时代,大家都爱玩朋友圈,涮涮存在感。但是此朋友圈与彼朋友圈不一样,看看周公恩来的朋友圈及朋友对周公恩来的赞评。

周恩来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周恩来当时在巴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工作勤奋,团结同志,在留学生中有极高的威信。入党是在1921年春天举行,比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早半年。”这是周恩来和张申府(右一)、刘清扬(右二)在柏林万赛湖。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我们那时没有可以登记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证婚人、介绍人,更没有讲排场、讲阔气,我们就很简单地,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住在一起。在革命之花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并开了。”两人相识于1919年,1925年在广州结婚。图为二人在广东合影。

美国记者白修德:曾家岩50号是一个“寒酸的地方,下雨时小巷的泥就没过脚面,接待室的地上也被踩得到处是泥”。曾家岩50号又称周公馆,是周恩来在重庆以个人名义租下的房子,实为中共南方局的办公地点。周恩来经常在此招待中外记者。图为周在红岩村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周恩来的人好厉害,他们都控制住了,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的,他说出的话很有理。这个人好厉害,不但会讲,也能处置事情,是我佩服的一个人。”图为1938年7月,武汉举行抗战一周年纪念,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担任大会主席。

1949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周公呀……你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那就是说什么也得给邓颖超同志安排一个部长职位才让人心悦诚服。”周恩来:“文白先生,这是我们共产党的事,您就不必多操心了吧。”图为1945年,张治中(右二)和赫尔利到延安接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和谈。

美国时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他头脑机敏,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图为1946年,周恩来在南京会见司徒雷登。

美国五星上将、总统特使马歇尔:“谈判破裂,我很遗憾。国民党所有高级将领,包括蒋介石都不是周恩来的谈判对手。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认为国民党找不出像周这样精明,这样学识渊博,这么坚韧强硬的人。”图为1946年,军调处三人军事小组周恩来、马歇尔和张群(左一)的合影。

在重庆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曾宴请周恩来,以感谢周恩来在西安事变后救他一命之事。蒋介石紧握周的手,称周为他所认识的最有理智的共产党人。图为1946年10月,中共代表周恩来到南京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其右为政协秘书长雷震,其左为孙科。

十世班禅确吉坚赞:“我在‘文革’中没有死掉,能活着出来,现在能同大家在一块开会,主要是周恩来总理的恩德,是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想着我,关怀着我……”图为1951年4月,周恩来与班禅在北京晤谈。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图为1954年,周恩来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

演员舒绣文:“我这旧社会的苦命孩子,全是在周总理和邓大姐的亲自教导、培养下,懂得了一点革命道理,走上了革命道路。”图为1957年,周恩来、邓颖超会见女演员们。右起:王人美、黄宗英、岳慎、夏梦、黎莉莉、舒绣文、白杨、吴茵、宣景琳、上官云珠、石联星、于兰、胡朋。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1966年,周恩来告诉陈毅毛泽东要让林彪接班,陈毅吃惊地说:“怎么是他呢?应该是你嘛!”在文革中,周恩来力挺陈毅:“谁要在路上拦截陈毅同志的汽车,我马上挺身而出;你们今天要冲会场,我一定出席,并站在大门口,让你们从我身上踏过去!”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他温文儒雅,耐心无尽,聪慧过人,机巧敏捷,他在我们讨论之际,轻而易举地就点破了我们新关系的实质,似乎除此之外别无明智的选择。”图为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周恩来与美国代表团团长G.斯廷霍文。

美国总统尼克松:“‘恩来’译过来是‘恩赐来临’的意思。这是一个简明地刻画出他的形象和性格的名字。周没有架子,但却很沉着坚强。他通过他优雅的举止和挺立而又轻松的姿态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图为1972年,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基辛格等人参观。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访华,在会谈后对日本的记者书写了周总理给他的印象:“躯如杨柳摇微风,心似巨岩碎大涛”。

本图文参考资料:《周恩来传》(迪克·威尔逊著 封长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