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走近胡氏宗祠
文/余佃春
村庄的根,蹲在低处
老房新房,年轮秩序井然
古井养红鲤更养人
半月池有莲打坐,古戏台高腔不弹
天井泄漏四百年天机,中堂柱柱
都是栋梁之材
过桃源不用下马,出官溪仍我江山
清华宗脉,果然离徽州不远
徽州,离根不远
2.所有的秋天都在老去
文/余佃春
一看到罗圈腿
就会忍不住想到你
年青时
生活那样青汤寡水
你仍然乳房饱满
腿肚雪白
把饥饿的日子喂得结结实实
对我说的话越来越少
盯着我的时间却越来越长
很多时候
如果转身
肯定可以接得住
你还来不及撤走的目光
像昨晚
你又用尖锐的咳嗽提醒我
有什么值得鸡叫半夜苦想冥思
我知道
在赶往冬天的路上
我已经提前抵达
肚腩日益崛起
大腿慢慢削去
也会像你一样
长成村口那株
罗圈腿的枣树模样

3.借我一坡地
文/余佃春
借我一坡地,就落户达子岭
草房也行,还不必坐北朝南
榉林里最好,成全我做个人间最小的王
有月亮足够,夜晚总漏下一地的银
结个诗社,不取社名
把阿开灌醉,让他说段子
让老戴清唱,不给话筒配乐
呵殷红胳肢,而且派兰心去
欣赏卢派书法,反正可以不懂装懂
箫声有多远,诗心就有多愁
沈老吟哦,健平急就
程王二翰林六步成诗
姜克鸿论高于浣池
黄老邪清清嗓:万恶的旧社会
祝老师,你怎么把有虫的菜摘来了
我思激动地回答
有虫的菜是有历史底蕴的菜
或者被邀田家
土鸡豚足,茶叶酒浑
话说郑伟华,传奇楼上楼
三环道中,蛙声一片
借我一坡地
让竹简,流淌着慢
4.割蜂糖
文/余佃春
蜂桶架空。操刀人从底部动手
左手燃艾,艾香文艺袅娜
右手操刀,覆巢有零星完卵
递盆,递刀
榨蜜,装瓶
一只老虎蜂窜出,想打下手
半天。不到半天
蜂整年的苦,套现成甜
和银

5.后山
文/余佃春
后山不语,可心里清楚
哪堆土是新的,哪片竹在扩张
哪几只山猪,月光暗下去的时候
蠢蠢欲动
谁不溺爱自己豢养的诗?就像后山溺爱山猪
山猪溺爱红薯,红薯溺爱诗人
诗人溺爱纸笔,而纸笔
溺爱皎洁的鼾声
扳过后山的肩头,往南看
老鼠湾、朱浆、龙腾、黄土岭
再往南:三清山、武夷山
再往南
五指山
6.寒露引
文/余佃春
雁南渡,蛇虫潜而木叶下
弦月微澜,田鼠有巢多收五斗
清露满含心事,金黄欲滴
霜降、鬓白、齿疏
秋携小针刀,草枯不治
颈椎不治,失怙不治
青梅煮酒不治
小乔初嫁治
山寒水瘦,哀鸿遍野
坐拥三千里的王,一夜风雨
失地十六城
7.药
文/余佃春
一只鸟,可以选择越境
而一株忍冬,只能选择忍受
越来越大的温差,越来越硬的水
以及越来越漏的身体,越来越暗的天色
覆土,减少浇灌
据说,让身体休眠之后
换盆已无关紧要,在我们喜欢的事物里
要有阳光:我们本身
是茶饮,也是药
8.箍桶师傅
文/余佃春
去年的树,遇到箍桶师傅是幸福的
挑选木材至关重要,锯子锯出大样
刨子刨出细节,用板不疑
疑板不用,水嫩齐整做竖板,粗糙坚韧垫桶底
圆木箍桶,全凭手上功夫
木片厚度,竹钉长短
铁箍松紧,桐油潜浮
仿佛作家笔名,高下不看就知
刨、切、拼、刷、箍
四十几道工序,一万多个小时的基本功
师傅把手铸成锉刀,桶面满满胶原蛋白
师傅多瘦啊!外圆刨、板凳刨、削刀
刮刨、脚刨、内圆刨、斜凿
对付这些利器,师傅穷尽一生
幸运的是,我们这些良莠不齐的木头
都曾经坐拥流水:聚也一家
散也一家

9.霜降之后
文/余佃春
霜降一过,我要挑上一箩筐:
稻谷黄,柿子红
白头发,老寒腿
颈椎病,高血脂
车祸撞断的肋骨,打过人的手
父亲的驼背,母亲的咳嗽
老婆的黄褐斑,女儿高中课本
获奖证书,按揭贷款
未发表的诗,未装裱的字
农转非的田草,山猪喜爱的红薯
踩过屎的小鞋,看人低的狗眼
两条白杠的运动裤,元宝针的毛线衣
发黄的相片,断弦的吉他
愈小的酒量,按时的作息
大咖文集,往期诗刊
熊天平的雪候鸟
向冬天投降
10.大雪
文/余佃春
唢呐比风硬,纸花比雪白
一堆新土依偎着旧土,一对蝴蝶飞出来
乌鸦失声,砖厂大喘
一幅油漆狗血淋漓,一辆暴发户呼啸而过
一口气吹灭半边风,一滴水拯救食道癌
一只中山狼桃之夭夭,一抹苏丹红傍上鹤顶红
大雪无雪,断桥不断
一条蛇寂寞,一把油纸伞在等
11.寻张潜不遇
文/余佃春
寻一树海棠正好在,向露天采场递去素手
侧身、低眉、含苞、睫毛弯弯
风吹过来,有水的泛音
有石的回响:仿佛来自长安
来自宋,来自那本浸铜巨书
巨型电动轮搁了浅,山顶的这个角度
宜远眺,宜诗人
将长短句一样,颀长的身影
没入天池一一
仿佛湖边也能卷出,弯弯睫毛

12.消失的声音
文/余佃春
有道是,青山不语
涧水分流。北下乐安
西南进信江,东线并入钱塘
各自为政,五代十国
山峰争高。玉京、玉虚、玉华
老子端坐云端,女神昵称东方
一条巨蟒,抟扶摇而上
只有三清宫心静气闲,把树顶放平
与龙虎同殿,陪建文寄身松林
在逍遥路,坐看云卷舒
天池锦鲤红黄,丹井空遗药臼
道观礼尊三清,后阁供奉观音
十八罗汉法相森森,楹联号召一统大明
最终由索道执掌权杖:两条不平行的射线
有时候看去像个大叉,有时候他们敬称为
佛光
投稿
13.崂山:这里的石头不说话
文/余佃春
这里石头不说话。抱团才扳回一局
一盘散沙的后果:长相出众
脖上吊死。大块头
开成磨盘。小个子
砌进城墙。至于碎碴
死于足下
忍有多难!风有利爪
雨有箭镞,太阳神
把云捏出水来
那么挤的一线天,总有一些光
从夹缝中泄露出来。一眼泉汩汩
白花花的心事,鸟凑上去
喝了一肚子
14.捎一枚月亮回家
文/余佃春
照亮村庄,照亮沟渠
照亮颀长的禾叶,被露水压弯的腰肢
照亮秋虫吟唱,把几株小白菜
迎进诗行
照亮庭院,照亮发光的锄柄
照亮洁净的水缸,贴近火红的灶膛
照亮乌黑的铁锅,天窗漏下银
嗞嗞作响
照亮后山矮矮的土堆,照亮新欢、旧爱
照亮竹林,也照亮箫声
苍凉地竖起
15.雪后
文/余佃春
雾凇是谁写的诗?凉、透、不食烟火
在北纬三十度,水爱上了树
你看,几只松鼠
踩着微黄的光,一步一梅花
崖险,瀑高
冰挂的行文,总可出奇制胜
独立成石,这个季节的三清山
不需要修辞
而红色,未落的浆果
挂在火柴棒上,告诉一只角雉
笑着活
16.一村茅草
文/余佃春
从一片黄茅草屋顶中找到外公家,很容易
老槐树下,矮小、单薄、哮喘
厨房漆黑,灶火通红
老周的故事,故意讲得半夜的床底一样
悉悉索索,鬼鬼祟祟
四十年后,茅草屋顶不在
通红的火塘不在,从屋顶上突然掉下的肉虫不在
不过,故事里老鼠的儿子打洞的本事还在
后山金黄灿烂,用来盖房顶的茅草
还在
17.人民二
文/余佃春
银城中路,劲霸男装左
他把南港的责任田搬来
宽两米,长三米
这里要刨出全家的口粮
除了换底、上线,也清洗、打油、配拉链
经营项目里,有句话反复强调:
先付钱,后修鞋
还有一句也是神来之笔:
本店有摄像头
与时俱进的不只二维码,小吴的账本横平竖直
服务都有积分,也能开收据、税票
只有一件事他没时间弄明白一一
是弄堂的光,还是化疗的药
割走了头发
18.秋过朱浆
文/余佃春
过朱浆,秋更加仙风道骨
菊妆东晋的黄,枫染晚唐的红
榉实圆活,尖栗乌黑
溪泉弯几弯,郊寒岛瘦
石刻草萋萋,广陵皆散
鸟鸣空谷,语调刻薄:
山即是山,不要信口就改成
大地、人间
月光、星空
枯骨、锉刀
湿漉漉的青苔,拾起来
就是诗
有稻香!金子的梯田
谦卑如土,养活瓦房、篱笆
独不养瘟禽、疯犬
今夜的陈年红曲,只宜唱莫笑农家
今夜,不读
不贾,不仕
有茶,有泪
有秋虫

19.清塘
文/余佃春
清除发福的中年,需要多大的勇气
这些年,关节松驰
淤泥渐厚,枯叶缠身
水老鸭垂涎三尺,个个身怀绝技
一肚子坏水的家伙,有时放长线
有时收渔利,连冬天也对方塘动手
没有了水,它们无处遁形
没有风正好。方塘高举天光云影
把手无寸铁的虾兵蟹将,从锅这边
赶到锅那边
20.减掉一件厚毛衣
文/余佃春
减掉毛衣、披风、围巾、帽子
果然轻如蒲公英。上十八亩段
必须熟谙一些运算法则,就像两百多年前
兄弟俩刚从瑞金搬来一样
神情青郁的松,不会为云雾写诗
所以颐养天年。红花山茶
抖落一坡茶籽,明年四月更加容光焕发
两只呆头鹅,矫首昂视
旁若无人,私订终身
一群三黄鸡,一步三愣
阳光草甸,大智若愚
对跷跷板,薏米肃然起敬
蹲下去,才能好好站起来
秋千明白同样的道理,高到了极点
低就应声赶到
前后左右都是减
减掉砖混、框架、商品房、别墅
减掉乳胶漆、硅藻泥、吊顶、地板
减掉WiFi、手机信号、大片、禁片、娱乐至死
减掉礼节、聪明、高傲、伟大、虚汗
十八亩段,最后剩口诀一句:
九九归一

作者简介:
余佃春,男,1970年7月出生,祖籍福建泉州,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江西省德兴市昄大小学。诗作散见于《诗选刊》、《延河》、《山东诗歌》、《洎水诗刊》等报刊杂志和网络文学平台。诗观:新诗的根,在古韵中匍伏;新诗的芽,于生活低处偶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