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来自棠溪的剑
文/陈卫东
817年。
四月十四日,夜。月,如水。剑,无声。
一队人马悄无声息地包围了冶炉城,马上的军官大手一挥说,人不留,剑带走。
冶炉城西十里,棠溪河边有一座茅草庵,庵前有一座炼剑炉,炉侧有引棠溪水的剑池。
炉火熊熊,一老一少光着膀子,随着叮叮叮当当的锤子的击打,火花四溅,在夜空中勾画出绚丽的色彩。随着最后一道工序的完成 ,老者从剑池中缓缓地取出了剑,一道晶莹的蓝光划破了夜空,刺得月亮也闪了闪眼。
好剑!有人大声喝彩,老者转身看了看围着他们的将士,没发一言,又盯着了那把剑,剑身散发出冰寒之气,闪着幽幽的蓝光,像燃烧着的火焰。三年前他从蜘蛛山带回来一块玄铁,今天他和徒儿把它变成了剑,剑是干什么?剑是来杀人的,它没有选择。他看了看手中的剑,望了望天空中被乌云渐渐遮盖的月亮,蓝光一闪,月亮躲进了乌云里。
李愬紧盯着剑说,好剑啊!转头问田智荣,这把剑叫什么名字?田智荣摇了摇头说,铸剑者已己血喂了剑,奇怪的是剑发生了变化,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就以为它来自幽冥地狱的火,通身发出蓝色的晶莹之火,而且寒气逼人。可现在却发出了青蓝之光,如将军不弃,不如叫它地狱之火吧!
李愬摇了摇头说,不,它来之棠溪,燃烧的是灵魂之火,就叫它剑魂吧!就用此剑斩下吴元济的人头。
1207年秋,在江西一个叫永平镇的地方,一个宁静的小院,一个老人拄着长剑,眼望星空,两行浊泪无声地滑落,他努力拔出剑,剑在空中划出一道青蓝之光,让刚挂在东方的月亮,打了个激灵。
他轻弹剑身,它发出了嗡鸣声,这是寂寞的声音,他知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他举头望月,冰冷如镜,高悬。
他望剑,据闻你来自棠溪,剑魂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月3日,病榻之上他怀抱长剑,在杀贼杀贼的呼喊中溘然长世。
1555年5月底,王江泾大捷歼灭倭寇1980人,军民还沉浸在喜悦中,总督大人张经却收到了从朝中传来的一封急信,信中说兵部侍郎赵文华告自己“糜饷殃民,畏贼失机”,皇帝已下诏拘捕。这一天他想到了,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他唤来了家将张也,把自己随身佩带的剑摘下说,这把剑随我杀倭寇,平叛乱,立功无数,不想让它落入奸人之手,你拿去吧!记着,杀,倭寇!不辱棠溪剑魂!
张也喊了声,大人,跪下磕了三个头,拿起剑走出大帐。
同年十月,张经被杀。
张也在俞大猷手下屡立战功,被人称为“张剑”与俞大猷的棍,戚继光的刀齐名。
1986年6月的月圆之夜,西平的天空划过一道青蓝,月亮发出一声惊呼,你终于回来了,来自棠溪的一缕剑魂!
高家父子喜极而泣!
【作者简介】陈卫东,河南省作协会员,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偶有作品发表在《金山》《奔流》《天池小小说》《小小说选刊》《打工文学》《羊城晚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偶获小奖。小说《春打六九头》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三等奖,《作家和小偷》获2018河南小小说学会双年佳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