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烦恼的根源,都是因为----
修心台 今天

因为着急,所以人们总是为更快、更早地达到目的而心浮气躁,不能顺遂心愿时还要哭爹喊娘、骂天咒地。可是花开有花期,树绿有节气,一棵小苗永远不可能在一天内开花结果。做成一件事,就像培植花种,纵然盼它发芽、盼它开花,还是要耐心等待一个温度、水分、时间恰到好处的时刻,早一点不行,晚一点也不行。本焕长老的一句“慢慢来,着急不能成功”,其实是在叫人以养花的心生活,静候一个恰当的契机,和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真心想要的所求相遇。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得要二十年。”
学僧很是疑惑,于是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
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道:“为什么?”
禅师说:“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太过注重结果的时候,行走的步调会紊乱,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双脚触及地面的力度就会减轻,如此生活就会有失踏实,进而降低生活、成功的质量。为此,禅师才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戒除急躁,真正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
佛法讲,“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佛法看来,增减是一种假象,但世人却以为增减是实在的,因而整日在增与减的变化中计较。手中拥有的东西,比如财富增加了,就喜不自胜;握住的东西,如权势少了,就心焦绝望。
可是人们偏偏不懂得增减背后的无常规律,像个弹簧一般任由无常摆布。对此,老子叹问:“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
“动之徐生”,是“慢慢来”三字的另一种解释,它可阐述的意义很多,浅显而言,慢活便是。“徐生”贵在一个“慢”字,就像能源一样,长远地开采,慢慢地享用,珍惜地利用,便不至于过快枯竭,如若不加节制,乱用一通,即使能源无数,无限再生,也只是糟蹋而已。
因此,“慢”是万物生生不息的长生妙用,“慢慢来”的重要性远不止于如此,它还是做人做事的法则。
就像自驾游一样,不在乎终点,只在乎沿途的风景。把手边的事做好,享受生命的过程,感受慢活的幸福。简而言之,不论处在何种职位,收入如何,把生活当求学去修行,把心安放在自然地求索中,那么人生便会在徐生慢活中得到片刻的宁静,得到生活的享受。
自然地生活不会乏味,而是安稳,不要被急躁的心情牵着鼻子走,让内心纷杂的念头安定下来,在一呼一吸之间,顺着生活本有的节奏,沉淀一份心平气和、悦纳甘苦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