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没落》
芮城 杨学亮
忙里偷闲的日子,一个人来到古潼关桥头边的古村,第一次来,或是时间有限,只匆匆而过,就连最基本的名子都没记住,很惭愧,只用手机拍了些记忆与她分享。

古村的老屋一间一间地坍塌,就像耄耋老人的牙齿一颗一颗地脱落。村里很静,人更少,与不远的红楼观格格不入。站在古村倒塌的豁口,习习天风拂来,有如一位没齿的老人在含混不清地絮叨着久远的往事与牵念。一条条石块路,一层层垒起的石墙,一座座断壁残垣的古建筑,述说着当年的鼎盛与没落,也记录着历史的苍桑与无赖。
一个个格局残裂,也不知那个年代的建筑,像一片片叶子,静静的匍匐在古潼关大地上,成为古渡的一段记忆。此刻,我也像一片叶子,飘移在古老的村落之间,在一段段长久的静谧中聆听一些声音。一棵横卧的古树见证了多少变迁,让多少人为之低头、顿足,也像一位苍老的母亲,年复一年,翘首期盼守家卫国的孩子归来。

推门而入,狭长的院落里堆积着风车、谷桶、犁耙、锄镢、箩筐等耕作用具,古村人曾经靠着这些农具养家糊口、繁衍生息,祖辈们农具耕种土地养家,而此时的我又靠什么糊口。随着农耕文明的日渐发展,它们都被沉眠在人们的记忆里。无声,也许将成为古村的另一种声音,猫就这样四仰八叉地躺在青石板上酣睡,肚皮上的花纹一起一伏。几只小狗在巷道转悠着,守护着古村的安宁。
大概有4点左右吧,巷道里的主人坐在门口吃起了午饭,相互拉着家长,见我走过朴实的打着招呼,那饭的香味与纯朴的乡情,沁人心脾,醉了。真有择一小屋而居的冲动,陪你一起看四季。我们养几箱蜂,种一片菜,种些花,读书,喝茶,你坐着摇椅,我在旁边陪你。原来,日子可以过得这般闲适、亲昵、柔和与向往。可以有乐天自足的气氛,贫于钱财而富于情感;可以心地淳朴满腹热情,却也与世无争。是我常常幻想的隐居山乡,物我两忘的模样。青石路,砖瓦房,白的云,黄的叶,像一群正窃窃私语的古代村民。对我说:来吧,留下来。

在与老乡的交谈中,得知村里只剩下年龄大的人了,年青人都另安新家,嫌这交通不便,更嫌……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没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丢掉了我们原本的幸福与自由。释放乡愁,也许将成为隔着屏幕的距离,近,却难以触摸。我不求荣华与富贵,只求父辈平安与健康,永远是我成长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消逝了的岁月,即将消逝的古村,以及大地上正在消逝的一些美好东西,无论你如何努力去挽留,她终将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包括我自己,也像这些主人不忍心离去一样。村落最原始,曾经最热闹,如今却寂寞,一不小心便会被奔流的河水吞没,将成为另一种记忆与传说。

未来,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茅草山庄,令家园在时光中始终矗立的,一定不是建筑材料,而是那种有你有我朴实,温暖,和谐,幸福的生活。我仿佛感觉到古老的、年轻的呼吸和心跳,摄影主题休闲园、写生创作基地、养生休闲园……生生不息。潼关的古村,仅仅是中国无数古村的一角,正在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认识,旁边的潼关新城正牵着心跳与希望从村口归来。
短短的2个小时过去了,怎能把几百年古村的历史与苍桑说清。蓝天,红叶,野花,绿草在述说着新的希望。临走时一位大妈送我一代油菜和2个萝卜,说是自家种的,很好吃。我还能说啥,只有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作者简介:杨学亮 山西芮城人,笔名:一笑而过,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的男子,业余时间会写点心灵碎语,习惯用云淡风轻的笔尖来续写搁浅在流年里的慌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