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生
文/段国强
父亲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固执、吝啬,凡事小心翼翼,老实巴交。其实,父亲是一个凡事都认真,正直的人。
父亲的童年是可怜的,两岁就失去了母亲,睡在稻草里长大,村里的老人说起父亲最多的话就是:“他小时候可怜得很,睡稻草,吃一顿饿一顿的。没妈的孩子,没人照顾他。”家庭的特殊情况导致父亲小学毕业就辍学了,15岁就开始了工作。父亲的一生,30年流转在10多所小学当老师,15年在乡镇办公室,简历简单而平凡。
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当农民,一工一农的家庭,导致母亲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庭,父母也大半辈子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工作45年退休后,父亲回到家乡不太适应,过惯了一个人的日子,回来一个大家庭热热闹闹,父亲总是不习惯。在单位生活惯了,回到农村后觉得那里都脏,所以父亲刚退休那段日子,每天总是打扫院子。45年在外工作,只是偶尔回家,父亲和村里人都认识,但都不熟悉。为了和村民们和睦相处,父亲小心谨慎,选择尽量少说话,学着干农活,但会来找他窜门聊天的人还是很少,虽然退休回到了家乡,但父亲在村里还是像个外人。
父亲在外工作,我们姊妹一直跟着妈妈长大,所以,父亲给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严厉、不说话。就是退休回来,我们也不敢主动和父亲说话。经常我们热热闹闹在聊天,父亲一个人坐在旁边抽烟筒。我们也大胆的试着和父亲交流,但每次都是战战兢兢的,和父亲说一次话,像给领导汇报工作一样。父亲一直都有一只耳朵聋,退休后逐渐两只耳朵都聋了,所以,我们和他交流的机会更少了。
父亲患病后,我们送父亲到医院检查,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检查了要做手术,那就带我回去。”拿到检查结果,我们不敢告诉父亲,父亲也没问,我们带着父亲回家,似乎父亲已明白了一切。不住院,父亲是害怕花钱,我们是听从医生的建议。直到父亲弥留之际,我们才发现,我们都把真正的病情瞒着父亲,其实父亲从检查结果出来就知道,他也一直在瞒着我们,大家都没勇气说破而已。弥留之际,父亲没有太多的交代,只重复一句话:“亲人之间要团结!工作要认真,别给领导添麻烦。”
父亲去世后,我们收拾父亲的遗物才发现,父亲其实也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在一个记事本上,不仅记录着自己一生的工作经历,还记录着所有亲人的生日。父亲也是一个很心细的人,他在记账本上不仅记录着每天干什么花了多少钱,还记录着每个月、每年的收支情况。
父亲有个柜子一直都是他锁着的,我们从来不敢问,但一直觉得很神秘,不知道拿柜子里锁着什么。父亲去世后,我们打开柜子才发现,里面只有父亲喜欢的一些书,一生获得的奖状和一些不同时期的老照片。
父亲的一生,是节俭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他没给我们留下什么,但他最后交代的话“亲人之间要团结,工作要认真。”一直激励着我们如果做人,努力工作。
